[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净油端橡胶皮囊手泵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37875.0 | 申请日: | 2020-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35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 发明(设计)人: | 丁浓龙;聂晓龙;祝思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37/16 | 分类号: | F02M37/16;F02M59/14;F02M59/46 |
| 代理公司: | 南昌青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3 | 代理人: | 涂志刚 |
| 地址: | 33000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净油端 橡胶 皮囊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车低压油路排空手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净油端橡胶皮囊手泵,包括尼龙快插接头、第一阀体弹簧、第一阀芯、第一中心管、橡胶皮囊、直角竹节头、第二阀芯、第二阀体弹簧和第二中心管,所述尼龙快插接头的外端与外部连通,其内端的外壁与所述橡胶皮囊的一端内壁相连;所述直角竹节头的外端通过管道与滤清器连接,其内端的外壁与所述橡胶皮囊的一端内壁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手泵可布置在净油端且具备防吸瘪功能,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车低压油路排空手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净油端橡胶皮囊手泵。
背景技术
现代柴油发动机的燃油系统中,特别是高压共轨喷射系统,低压油路排空泵应用广泛。低压油路排空泵主要功能是在整车下线或者更换滤芯时,将滤清器的空气泵出,使得滤清器内充满液态柴油,从而使得发动机不会因为低压油路进气造成轨压过低无法启动或启动后熄火。
橡塑手泵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中的燃油供油系统,泵行业自吸系统等流体手动泵油领域。由于柴油含有大量机械杂质,如采用脏油端的橡塑手泵,其内部的伞形单向阀容易磨损失效;如采用净油端的橡塑手泵,不论橡塑手泵工作还是发动机工作时,通过橡塑手泵的柴油均为经过滤清器过滤后的干净油,能够大大降低伞形单向阀因杂质磨损失效的故障率,但是发动机工作时,两个伞形单向阀均需要同时打开工作,此时橡塑手泵的皮囊内会形成负压,容易产生皮囊被吸瘪而造成发动机供油堵塞现象。
为克服现有橡塑手泵布置在脏油端阀体易磨损,而布置在净油端橡塑手泵中的皮囊又易被吸瘪的问题,特此需要设计一款既可以布置在净油端也具有防吸瘪功能的橡胶皮囊手泵。
经查询《专利号CN201679667U-低流阻自吸橡塑手泵》所设计的橡塑手泵具有既可以布置在净油端也具有防吸瘪的功能。其通过将手泵进油口和出油口用单向阀直接贯穿连接,然后再用两个垂向的单向阀与橡塑皮囊联通,从而使得橡塑手泵泵油通道和发动机正常吸油通道相互独立,因此具备可布置在净油端也具备防吸瘪的功能。但此专利橡塑手泵具有零组件较多,成本较高,橡塑手泵泵油行程受限,泵油效率低等缺点,故此市场上暂无批量使用。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净油端橡胶皮囊手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布置在净油端且具备防吸瘪功能,成本低的一种新型的净油端橡胶皮囊手泵。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净油端橡胶皮囊手泵,包括尼龙快插接头、第一阀体弹簧、第一阀芯、第一中心管、橡胶皮囊、直角竹节头、第二阀芯、第二阀体弹簧和第二中心管,所述尼龙快插接头的外端与外部连通,其内端的外壁与所述橡胶皮囊的一端内壁相连,所述尼龙快插接头内端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过渡腔体,所述第一中心管的外端外壁与所述第一过渡腔体的内端内壁连接,其内端与所述橡胶皮囊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阀芯的内端能够与所述第一中心管的外端口顶紧密封连接,其外端与所述第一阀体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阀体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渡腔体的外端端部连接;所述直角竹节头的外端通过管道与滤清器连接,其内端的外壁与所述橡胶皮囊的一端内壁相连,所述直角竹节头内端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过渡腔体,所述第二中心管的外端外壁与所述第二过渡腔体的内端内壁连接,其内端与所述橡胶皮囊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阀芯的外端能够与所述直角竹节头内端顶紧密封连接,其内端与所述第二阀体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阀体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中心管的外端端部连接。
所述第一阀芯为外径由内端向外端逐渐增大的锥形结构;所述第二阀芯为外径由内端向外端逐渐减小的锥形结构。
所述第一过渡腔体和第二过渡腔体的横截面呈圆形结构,两者内径分别大于所述尼龙快插接头和直角竹节头的内径。
所述橡胶皮囊的两端外壁上均设有用于安装环箍的第一环箍槽和第二环箍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378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