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扰流型国六柴油机的进气弯管及进气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37059.X | 申请日: | 2020-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58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曾丽丽;曾黎;张雷;魏威;黄冠衍;李湘华;李军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35/10 | 分类号: | F02M35/10;F02M35/104;F02M31/04 |
| 代理公司: | 南宁胜荣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6 | 代理人: | 关文龙 |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扰流型国六 柴油机 弯管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扰流型国六柴油机的进气弯管及进气系统,扰流型进气弯管包括连接管、直筒管、弯管,所述直筒管的两端分别接合所述连接管、弯管,所述连接管的内径小于所述直筒管的内径,连接管的内腔和直筒管的内腔的结合处形成阶梯面。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空气和废气的混合均匀性和涡流比一致性的偏差减小、发动机各缸燃烧过程差异性减小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进气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扰流型国六柴油机的进气弯管及进气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国六柴油机超低排放的法规要求,同时降低缸盖热负荷,废气再循环技术得到应用,新鲜空气和废气形成的混合气通过进气系统进入到各气缸。提升新鲜空气和废气的混合均匀性,提升各气缸涡流比的一致性将改善各气缸的燃烧差异程度。
现有国六柴油机进气系统见图1,空气经节气门1进入进气弯管2,空气与废气在进气弯管2中混合后,气流方向旋转90度,经加热器3进入进气总管4。提取现有国六柴油机进气系统内腔和气道内腔的结构示意图见图2,进气弯管内腔5是一种渐扩型的结构,进气总管内腔6是一种连通各个气缸的稳压腔结构,进气道7是一种一体式跨缸型的进气道。当空气和废气的混合气沿着渐扩型的进气弯管内腔5进入各缸气道分支时,由于进气弯管转弯半径大,混合气流动的有序性强,正对进气弯管内腔5的气道分支接收到较多的混合气,正对进气弯管内腔5的气缸内的混合气质量高于远离进气弯管内腔5的气缸内的混合气质量,正对进气弯管内腔5的气缸的涡流比高于远离进气弯管内腔5的气缸涡流比。导致各气缸空气和废气的混合均匀性和涡流比一致性的偏差变大,进而导致发动机各缸燃烧过程差异性增大。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台阶式进气弯管,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空气和废气的混合均匀性和涡流比一致性的偏差变大的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扰流型国六柴油机的进气弯管及进气系统。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一种扰流型国六柴油机的进气弯管,扰流型进气弯管包括连接管、直筒管、弯管,所述直筒管的两端分别接合所述连接管、弯管,所述连接管的内径小于所述直筒管的内径,连接管的内腔和直筒管的内腔的结合处形成阶梯面。
进一步地,所述弯管为90°弯管。
进一步地,所述直筒管的内腔底部与连接管的内腔底部平滑过渡,直筒管内腔的顶部与连接管内腔的顶部形成差值最大的台阶;所述连接管的内腔底部和所述90°弯管的长半径共面。
进一步地,直筒管、连接管、弯管三者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直筒管内腔顶部与连接管内腔顶部的距离为25-35mm。
进一步地,所述直筒管内腔顶部与连接管内腔顶部的距离为28-30mm。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的长度为35-45mm。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的长度为37-40mm。
一种包含有扰流型进气弯管的国六柴油机进气系统,包括节气门、进气弯管、加热器、进气总管,所述节气门通过螺栓连接在进气弯管的连接管端部;所述加热器设在进气弯管和进气总管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370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生产用喷涂装置
- 下一篇:一种灌区节水灌溉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