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帘式中空纤维膜组件封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34039.7 | 申请日: | 2020-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55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 发明(设计)人: | 冉龙燕;魏根宝;王栋;刘志雨;陆克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联和科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63/02 | 分类号: | B01D63/02;B01D65/02;C02F3/1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李柏柏 |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中空 纤维 组件 封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帘式中空纤维膜组件封装结构,包括膜丝组件;第一集水部设于膜丝组件的下端根部,第一集水部包括曝气部,曝气部设于第一集水部的中部,以增加曝气面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帘式中空纤维膜组件封装结构,在第一集水部的中部增加曝气部,能够增加气体的曝气面积,使得中间的膜丝得到有效的冲刷,保证了膜组件的产水通量,延长了膜组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MBR膜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帘式中空纤维膜组件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中空纤维膜封端树脂浇筑膜丝时,为保证每一帘膜组件的装填密度,膜丝与膜丝之间的空隙一般较小,MBR系统曝气时,只能对每一帘膜丝与水接触面积最大的外表面进行冲刷,中间部分的膜丝较难冲刷彻底,造成有效产水的膜丝数量减少,MBR系统产水量降低。
为解决帘式中空纤维膜组件中间膜丝冲刷效果较差的问题,又不影响帘式中空纤维膜组件的运作,特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帘式中空纤维膜组件封装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帘式中空纤维膜组件封装结构,包括:
膜丝组件;
第一集水部,设于所述膜丝组件的下端根部,所述第一集水部包括曝气部,所述曝气部设于所述第一集水部的中部,以增加曝气面积。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集水部包括第一集水槽a和第一集水槽b,所述第一集水槽a和第一集水槽b相对曝气部间隔设置。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曝气部包括曝气槽,所述曝气槽设于第一集水槽a和第一集水槽b之间。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曝气部包括曝气孔,所述曝气孔贯穿曝气槽,且曝气孔延伸至第一集水部并贯穿第一集水部的表面。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一树脂槽a和第一树脂槽b,所述第一树脂槽a和第一树脂槽b内浇筑有树脂,以将膜丝组件对应的固定在第一树脂槽a和第一树脂槽b。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膜丝组件贯穿第一树脂槽a和第一树脂槽b并延伸至对应的第一集水槽a和第一集水槽b内。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二集水部,所述第二集水部设于所述膜丝组件的上端根部。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二树脂槽,所述第二树脂槽内浇筑有树脂,以将膜丝组件固定在第二树脂槽内。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集水部包括第二集水槽,膜丝组件贯穿第二树脂槽并延伸至第二集水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帘式中空纤维膜组件封装结构,在第一集水部的中部增加曝气部,能够增加气体的曝气面积,使得中间的膜丝得到有效的冲刷,保证了膜组件的产水通量,延长了膜组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上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上B-B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4上C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膜丝组件;2、第一集水部;211、曝气槽;212、曝气孔;22、第一集水槽a;23、第一集水槽b;3、第一树脂槽a;4、第一树脂槽b;5、第二集水部;51、第二集水槽;6、第二树脂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联和科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联和科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340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托盘链条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15000W切割头上的气路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