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32901.0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70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申品文;仲春华;王建波;朱琛;吕俊;杨飞;申盼;王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544 | 分类号: | H01L23/544;H01L31/042;H01L31/0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赵娟 |
地址: | 22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片,涉及太阳能光伏技术领域,电池片包括电池片本体和定位部,电池片本体的表面设置至少两个定位部,定位部为直线形。在印刷栅线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定位部对栅线的印刷位置进行定位。由于定位部为直线,在通过激光器形成定位部的过程中,在定位部处只对电池片进行一次激光打线,避免了在定位部处对电池片进行两次激光轰击,可以避免制造得到的电池片在定位部处发生隐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光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片。
背景技术
钝化发射极和背面电池技术(PERC,Passivated Emitter and Rear Cell)可以显著提高太阳能电池片的发电效率,目前正在成为太阳能光伏技术领域中的一项常规技术。在PERC电池片的制造过程中,可以采用选择性发射极(SE,Selective Emitter)激光掺杂技术在硅片的表面形成多个重掺杂区域,根据多个重掺杂区域制造得到PERC电池片。
在PERC电池片的制造过程中,在对硅片进行制绒和扩散处理之后,可以采用SE激光掺杂技术在硅片的表面形成多个重掺杂区域,同时在硅片表面形成定位部(MARK点)。在丝网印刷过程中,相机捕捉定位部,根据定位部在重掺杂区域印刷副栅线,并沿垂直副栅线的方向印刷主栅线,最后经过镀膜和烧结等工序之后,制造得到PERC电池片。
目前,在形成重掺杂区域的过程中,主要采用重复打线的方法形成定位部,如图1所示,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电池片的结构示意图,在电池片表面的标记位置沿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打线,形成十字形定位部101。采用激光重复打线时,定位部的中心位置受到两次激光轰击,由此制造得到的电池片容易在定位部的中心位置处隐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片,旨在解决现有PERC电池片的制造过程中,定位部的中心位置受到两次激光轰击,容易导致电池片隐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片,包括电池片本体和定位部;
所述电池片本体上印刷栅线的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定位部;至少两个所述定位部位于所述表面的不同位置;所述定位部用于对所述栅线的印刷位置进行定位;所述定位部为直线形。
可选的,所述栅线包括副栅线,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副栅线同向、且位于所述电池片本体的等分线上;所述等分线为与所述副栅线同向,以对所述电池片本体进行等分切割的等分线。
可选的,所述等分线为对所述电池片本体进行二等分切割的二等分线,至少两个所述定位部间隔设置在所述二等分线上。
可选的,所述定位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定位部分别位于所述二等分线的两端。
可选的,所述等分线包括对所述电池片本体进行三等分切割的两条三等分线。
可选的,所述定位部的数量为四个,每条所述三等分线的每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定位部。
可选的,所述定位部为直线形凹槽结构或直线形凸起结构。
可选的,所述直线形凹槽结构的深度小于等于100微米。
可选的,所述定位部的宽度小于等于150微米。
可选的,所述定位部的长度小于等于0.5毫米。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池片本体的表面设置至少两个定位部,定位部为直线形。在印刷栅线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定位部对栅线的印刷位置进行定位。由于定位部为直线,在通过激光器形成定位部的过程中,在定位部处只对电池片进行一次激光打线,避免了在定位部处对电池片进行两次激光轰击,可以避免制造得到的电池片在定位部处发生隐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泰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329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床用快速装夹工装
- 下一篇:一种便于拆卸的pcb线路板专用紧固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