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煤沉陷区地表变形监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31862.2 | 申请日: | 2020-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90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弓永峰;程霞;何小锋;王辉;张佳;王国瑞;吴学华;方媛;刘建宁;杨文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弓永峰 |
| 主分类号: | G01C15/08 | 分类号: | G01C15/08;G01B21/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50003 宁夏回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煤 沉陷 地表 变形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煤沉陷区地表变形监测装置,包括竖杆,所述竖杆上设置有外螺纹和与所述外螺纹啮合的蜗轮,所述竖杆的顶部转动设置有参照部件,所述蜗轮中心插设有转轴,所述转轴连接有转动件。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蜗轮和竖杆,利用蜗轮的传动比大的特性,使得本监测件很容易钻入地下,无需大型进行作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表监测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采煤沉陷区地表变形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开采工艺的不断提高,煤矿开采规模也不断扩大,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采煤塌陷区,给矿区环境带来巨大影响,并严重影响了矿区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因此,开展地表沉陷变形研究是科学开展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采煤的重要保障。目前,对地表沉陷变形的研究主要是通过现场实测的方法,建立地表岩移观测站,定期进行岩移观测,通过对观测资料的综合分析,找出各种因素对移动过程的影响规律,再运用这些规律解决开采沉陷中的问题。
但采煤沉陷区地形变化大且地表岩石少,当变形体产生变形时,地表岩移观测站容易变形瓦解,此时如需测量需人工布点,但大型机械在塌陷区作业容易产生危险。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采煤沉陷区地表变形监测装置,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采煤沉陷区地表变形监测装置,包括竖杆,所述竖杆上设置有外螺纹和与所述外螺纹啮合的蜗轮,所述竖杆的顶部转动设置有参照部件,所述蜗轮中心插设有转轴,所述转轴连接有转动件。
进一步的,所述竖杆的底部为尖头。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件为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件为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参照部件为球形。
进一步的,所述参照部件为三角锥体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蜗轮和竖杆,利用蜗轮的传动比大的特性,使得本监测件很容易钻入地下,无需大型进行作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采煤沉陷区地表变形监测装置的正视图;
图2是采煤沉陷区地表变形监测装置的侧视图。
图中:1.竖杆,2.外螺纹,3.蜗轮,4.参照部件,5.转轴,6.转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采煤沉陷区地表变形监测装置,包括竖杆1,所述竖杆1上设置有外螺纹2和与所述外螺纹2啮合的蜗轮3,所述竖杆1的顶部转动设置有参照部件4,所述蜗轮3中心插设有转轴 5,所述转轴5连接有转动件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竖杆1的底部为尖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6为把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弓永峰,未经弓永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318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墙纸冷却装置
- 下一篇:矿用折叠式罐笼安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