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吸痰器导液管的堵塞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31014.1 | 申请日: | 2020-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89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 发明(设计)人: | 吴瑾;袁晓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日友好医院(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5 | 代理人: | 任小燕;郭英委 |
| 地址: | 10002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吸痰器导液管 堵塞 装置 | ||
一种用于吸痰器导液管的堵塞装置,包括连接盘、设在所述连接盘周边的多个堵塞头、与所述连接盘连接的延长柱、以及与所述延长柱连接的扎带,所述堵塞头上套装有防护膜。本实用新型中用于吸痰器导液管的堵塞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大大较少了病人日常护理中一次性吸痰管的使用数量,减少了医疗垃圾的产生,同时节约了患者的开销;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所述扎带绑定到病床的床头或防护栏上,使得堵塞头插入痰管塞头后,可以将吸痰管的痰管插口一端固定在床头或防护栏上,避免吸痰管的痰管插口一端出现被触碰、挤压或者跌落等状况,同时也方便了病人急需吸痰时,医护人员能够快速实施吸痰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消耗品,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吸痰器导液管的堵塞装置。
背景技术
吸痰术指经口腔,鼻腔,人工气道(气管切开术)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一般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有效咳嗽,排痰者如年老体弱、危重、昏迷、麻醉未清醒前、气管切开、会厌功能不好等患者。
吸痰术的实施一般由外部的负压设备、吸痰器、及一次性吸痰管依次连接后使用,吸痰器包括支撑罐体、与支撑罐体配合的顶盖、与顶盖密封连接的储液袋、以及设在顶盖上并与储液袋连通的负压管和导液管;具体使用时,负压管与病房内的负压接头连接,导液管与一次性吸痰管连接;导液管的一端与顶盖连接,导液管的另一端设有痰管插口,一次性吸痰管的一端设有插头,插头与痰管插口插接配合,一次吸痰管另一端与患者接触作为痰液的进入端。当负压管与负压接头连接后调节负压接头的压力,使得储液袋内产生负压,随即导液管内产生负压,同时一次性吸痰管内产品负压,即可对患者实施吸痰术,痰液依次经过一次性吸痰管、导液管进入储液袋。
当吸痰结束后,将一次性吸痰管从导液管上拔下,并作为医疗垃圾处理,同时将导液管上的痰管插口插入生理盐水中,在负压的作用下,导液管中吸入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经导液管进入储液袋,以此实现对导液管的冲洗处理。在保证卫生的前提下,为了减少医疗垃圾的产生,节约患者开销,降低护士劳动强度,储液袋容积一般为2-3升,一般需多次吸痰后才可到达使用容积,随后更换,一般不超过为7天;痰多者另行计算,在小于7天的情况下,以储液袋注满为更换周期。
当导液管通过生理盐水冲洗处理后,为防止储液袋在无压状态下袋体收缩塌陷,痰液易流出,或者储液袋内的痰液通过导液管与外界空气接触,对导液管及外部空气造成污染,造成细菌、病毒的传播,负压接口的负压会一直持续,同时需要将导液管的痰管插口进行堵塞,直至下一次吸痰时与一次性吸痰管配合。
现在的护理过程中,并没有专门用于堵塞痰管插口的阻塞,医护人员一般会另取一根一次性吸痰管,中间打结将一次性吸痰管内的管路隔断,同时将一次性吸痰管的插头插入导流管的痰管插口,以此实现对痰管插口的堵塞。
并且根据一次性卫生用品的使用要求,用于堵塞痰管插口的一次性吸痰管也需要每隔24小时更换一次,以保证卫生,避免细菌滋生。这必将造成一次性吸痰管的大量浪费,产生大量的医疗垃圾,同时增加了患者的开销。因此现急需一种专门用于堵塞痰管插口的堵塞头,以减少一次性吸痰管的大量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吸痰器导液管的堵塞装置。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吸痰器导液管的堵塞装置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为:包括连接盘、设在所述连接盘周边的多个堵塞头、与所述连接盘连接的延长柱、以及与所述延长柱连接的扎带,所述堵塞头上套装有防护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吸痰器导液管的堵塞装置还采用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设在所述连接盘周边的所述堵塞头个数至少为7个。
所述连接盘中间设有卡接孔,所述延长柱一端设有卡接头,所述卡接头插入所述卡接孔,所述连接盘可转动地卡接在所述延长柱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日友好医院(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未经中日友好医院(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310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林业监测预警平台
- 下一篇:一种防护眼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