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灭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30502.0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13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栋梁;王佳豪;彭锦涛;王永靖;宋小江;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M1/22 | 分类号: | A01M1/22;A01M1/08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梁国海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灭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便携式灭虫装置,涉及灭虫装置领域。该便携式灭虫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一壳体的背面开设有固定槽,且固定槽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池,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筒、两个第一支撑杆和两个第二支撑杆,且通过固定套筒螺纹连接有紫光灯,且通过两个第一支撑杆和两个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有电网,所述第二壳体的正面开设有进口,且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有风扇。该便携式灭虫装置,紫光灯诱捕加风扇吸引双结合的方式解决了以往诱捕力不强,针对性不强的缺点,被吸引的昆虫从进口进入后接触电网后死亡,起到了有效的灭虫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虫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灭虫装置。
背景技术
杀虫灯是根据昆虫具有趋光性的特点,利用昆虫敏感的特定光谱范围的诱虫光源,诱集昆虫并能有效杀灭昆虫,降低病虫指数,防治虫害和虫媒病害的专用装置。
但是现有的杀虫灯一般都是单纯使用光源吸引昆虫,诱捕力不强,针对性不强,且一般的杀虫灯都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杆子上,不方便携带和移动,不方便在日常家居中使用,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便携式灭虫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灭虫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携式灭虫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底座,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开设有多个前后贯通的螺纹孔,且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底座设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底部;
所述第一壳体的背面开设有固定槽和充电导口,且固定槽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池,所述第一壳体的背面设置有电源开关,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筒、两个第一支撑杆和两个第二支撑杆,且通过固定套筒螺纹连接有紫光灯,且通过两个第一支撑杆和两个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有电网;
所述第二壳体的正面开设有进口,且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有风扇。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半螺纹套筒和第二半螺纹套筒,且第一半螺纹套筒和第二半螺纹套筒相贴合,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槽,所述第一半螺纹套筒和第二半螺纹套筒与螺纹槽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底部与底座的上表面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半螺纹套筒和第二半螺纹套筒的顶部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部连通,所述第一半螺纹套筒和第二半螺纹套筒的底部与螺纹槽连通。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和两个第二支撑杆呈圆形阵列设置在固定套筒的四周。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均开设贯通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且固定架设置在进口的底部,所述风扇固定连接在固定架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充电导口和电源开关均与电池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灭虫装置,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1、该便携式灭虫装置,通过设置的电池从而可以为紫光灯、电网和风扇提供电量,紫光灯诱捕加风扇吸引双结合的方式解决了以往诱捕力不强,针对性不强的缺点,被吸引的昆虫从进口进入后接触电网后死亡,起到了有效的灭虫效果,且通过设置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底座,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与之间的内部结构均固定在底座的上表面,从而随时移动位置,便于携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工业学院,未经兰州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305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快速组装的液晶显示屏支架
- 下一篇:一种管道保温管及管道保温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