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纤激光器的光腔模块及光纤激光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29357.4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85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靳刚;薛宇豪;孙婷;宫武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先为激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08 | 分类号: | H01S3/08;H01S3/02;H01S3/042;H01S3/067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10001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激光器 模块 | ||
1.一种光纤激光器的光腔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光腔壳体组件、光纤激光模块,所述光纤激光模块包括第一合束器、第二合束器、与第一合束器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一光纤谐振腔以及与第二合束器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二光纤谐振腔;
其中,所述金属光腔壳体组件包括:底层光腔壳体,设置于底层光腔壳体内部的中层光腔壳体,以及光腔盖板;
所述底层光腔壳体包括:第一底板,以及由内而外依次设置于第一底板上的内部支撑台、外缘支撑台和外缘侧壁;所述第一底板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一合束器和第二合束器安装的平台;所述内部支撑台和所述外缘支撑台之间限定出供所述第一光纤谐振腔安装的第一空间;
所述中层光腔壳体中限定出供所述第二光纤谐振腔安装的第二空间,所述内部支撑台和所述外缘支撑台用于支撑中层光腔壳体并传导第二光纤谐振腔的热量;所述外缘侧壁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的外周,用于与所述光腔盖板进行装配和实现光腔模块的封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光腔壳体包括:第二底板以及设置于第二底板外围的外缘凸台,所述第二底板与所述内部支撑台固定,所述外缘凸台与所述外缘支撑台位置对应且相互固定;所述外缘凸台的高度比所述第二光纤谐振腔的高度大1mm~3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支撑台上设置有限位柱,所述第二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柱匹配的限位孔,所述内部支撑台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底板固定的装配孔,所述第二底板上对应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内部支撑台固定的装配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光腔壳体和所述中层光腔壳体均包括:呈跑道形状的光纤热沉槽以及位于所述光纤热沉槽的平直段两侧的外缘槽,所述底层光腔壳体的光纤热沉槽和外缘槽用于限定所述第一光纤谐振腔的排布轨迹,所述第一光纤谐振腔沿着所述底层光腔壳体的光纤热沉槽和外缘槽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依序排布;所述中层光腔壳体的光纤热沉槽和外缘槽用于限定所述第二光纤谐振腔的排布轨迹,所述第二光纤谐振腔沿着所述中层光腔壳体的光纤热沉槽和外缘槽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依序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纤谐振腔和所述第二光纤谐振腔均包括:依次连接的高反光纤光栅、增益光纤以及低反光纤光栅,由第一/第二合束器输出的泵浦光经过高反光纤光栅进入至增益光纤,在增益光纤内产生特定激光波长的信号光,信号光经过低反光纤光栅后输出激光;
其中,高反光纤光栅和低反光纤光栅均为涂覆低折射率的全光纤器件,高反光纤光栅和低反光纤光栅的纤芯和数值孔径一致,所述高反光纤光栅对信号光的波长的反射率大于99.5%,所述低反光纤光栅对信号光的波长的反射率为10%-20%,所述增益光纤的长度能够保证对泵浦光的充分吸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腔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层/中层光腔壳体中,光纤热沉槽一侧的外缘槽用于放置第一/第二合束器与高反光纤光栅的连接焊点以及高反光纤光栅,光纤热沉槽用于放置高反光纤光栅与增益光纤的连接焊点、增益光纤以及增益光纤与低反光纤光栅的连接焊点,光纤热沉槽另一侧的外缘槽用于放置低反光纤光栅;
所述光纤热沉槽的尺寸与所述增益光纤的尺寸匹配且所述光纤热沉槽的底面呈弧形化;
所述增益光纤与所述光纤热沉槽通过散热灌封胶或胶带进行固定;
所述外缘槽具有预定的深度和宽度,使得放置于该外缘槽内的高反光纤光栅和低反光纤光栅避免被外力损伤,同时保证所述高反光纤光栅和低反光纤光栅被限定于特定的缠绕轨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腔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层光腔壳体的外缘支撑台间隔设置,外缘支撑台的间隙处作为第一光纤谐振腔安装的出入口;
所述中层光腔壳体的外缘凸台间隔设置,外缘凸台的间隙处作为第二光纤谐振腔安装的出入口;
所述底层光腔壳体的外缘侧壁间隔设置,外缘侧壁的间隙处作为尾纤输入输出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先为激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科先为激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2935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打孔机构及自动打孔机
- 下一篇:一种汽车后方防范碰撞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