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锤击结构及锤击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24539.2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06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吕艳;赵宁;王叔春;任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恒友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D9/04 | 分类号: | B25D9/04;B25D17/06;B25D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321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锤击结构及锤击工具,活塞设置于气缸内,活塞的内侧壁上设有环形通气槽,环形通气槽具有轴线方向上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撞锤设置于活塞内配合形成空气弹簧,撞锤的外侧壁上设有环形气槽。环形气槽内设有第一橡胶圈,第一橡胶圈用于在第一橡胶圈和活塞的内侧壁接触时密封活塞和撞锤,且环形通气槽的直径大于第一橡胶圈的外圈直径。副锤设置于副锤座内,副锤座内设置有第二橡胶圈,用于防止撞锤自锤。驱动件的输出端和气缸的输入端连接。撞锤在往复运动过程中脱离第二橡胶圈时第一橡胶圈位于环形通气槽的第一端,空气弹簧达到最大压缩量时第一橡胶圈位于环形通气槽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轻便机动冲击工具的零件或附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锤击结构及锤击工具。
背景技术
对于电锤、电锤钻,在工程中经常会用来在混凝土上进行钻孔或破凿等作业,都会使用到锤击这种功能。
现在用户对于机器能量密度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在机器小型化的同时保持高的作业能力。对于电锤、电锤钻的撞击能力,公知的关键因子包括撞锤的质量、锤击行程、锤击频率等,但由于小型化的限制,当安装空间被限制之后,上述的这些因子就被限定了。
因此,当电锤、电锤钻小型化后,现有技术没有能够再提升其锤击能力的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锤击结构及锤击工具,从而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电锤、电锤钻小型化后无法再提升其锤击能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锤击结构,设置于电锤或电锤钻,包括:
气缸;
活塞,设置于所述气缸内并和所述气缸滑动连接;所述活塞的内侧壁上设有环形通气槽,所述环形通气槽具有轴线方向上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撞锤,设置于所述活塞内并和所述活塞滑动连接,所述撞锤的外侧壁上设有环形气槽,所述环形气槽的槽宽小于所述环形通气槽的槽宽;所述环形气槽内设有第一橡胶圈,所述第一橡胶圈和所述环形气槽过盈配合,所述第一橡胶圈用于在所述第一橡胶圈和所述活塞的内侧壁接触时密封所述活塞和所述撞锤,所述环形通气槽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橡胶圈的外圈直径;
副锤,设置于所述电锤或电锤钻的副锤座内,所述副锤座内设置有第二橡胶圈,所述第二橡胶圈用于防止所述撞锤自锤;
驱动件,输出端和所述气缸的输入端连接;
工作状态下,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活塞在所述气缸内做往复运动,并带动所述撞锤在所述活塞内做往复运动以使所述撞锤穿过所述第二橡胶圈撞击所述副锤,所述活塞和所述撞锤配合形成空气弹簧;
所述撞锤脱离所述第二橡胶圈时所述第一橡胶圈位于所述环形通气槽的第一端,所述空气弹簧达到最大压缩量时所述第一橡胶圈位于所述环形通气槽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锤击结构,
所述环形通气槽轴向上的第二端至所述活塞底面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空气弹簧达到最大压缩量时所述环形气槽至所述活塞底面的距离;
当所述撞锤脱离第二橡胶圈时所述环形通气槽轴向上的第一端至所述第二橡胶圈的安装位置的距离与所述撞锤的前端至所述环形气槽的距离相同。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锤击结构,所述驱动件为摆杆轴承,所述摆杆轴承的输出端和所述活塞转动连接。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锤击结构,所述撞锤具有第一轴线,所述副锤具有第二轴线,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第二轴线同轴。
一种锤击工具,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锤击结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恒友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恒友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245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道路桥梁施工用安全防护栏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震功能的文件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