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拟静力试验的竖向载荷加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23975.8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22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许成祥;王粘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 |
代理公司: | 武汉泰山北斗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50 | 代理人: | 程千慧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力 试验 竖向 载荷 加载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拟静力试验的竖向载荷加载装置,包括转接梁、上部拉杆、反力平台和下部拉杆;所述反力平台和转接梁均水平设置,所述上部拉杆和下部拉杆均竖直设置,所述下部拉杆的顶部连接于转接梁的底部,所述下部拉杆用于将转接梁固定于试验模型的底部,所述上部拉杆的底部连接于转接梁顶部,所述反力平台设置于上部拉杆上,所述反力平台下方设置有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千斤顶和分配梁,所述千斤顶的顶部与反力平台的底部连接,所述分配梁水平固定于千斤顶的底部用于支撑千斤顶。该装置适用于实验室中反力架结构不能提供实验模型所需竖向荷载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实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拟静力试验的竖向载荷加载装置。
背景技术
拟静力试验是土木工程结构方向常用的方向,用来模拟地震时结构在往复震动中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点,然而根据试验模型结构的不同,模型所需要施加的竖向荷载的位置不相同,如双层高架桥梁模型工程中的竖向荷载需要施加在梁端,此时实验室中反力架中的反力梁结构就不再适用于双层高架桥梁模型的自反力的竖向荷载施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拟静力试验的竖向载荷加载装置,该装置适用于实验室中反力架结构不能提供实验模型所需竖向荷载的情况。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拟静力试验的竖向载荷加载装置,包括转接梁、上部拉杆、反力平台和下部拉杆;
所述反力平台和转接梁均水平设置,所述上部拉杆和下部拉杆均竖直设置,所述下部拉杆的顶部固定于转接梁的底部,所述下部拉杆用于将转接梁固定于试验模型的底部,所述上部拉杆的底部固定于转接梁顶部,所述反力平台可调节设置于上部拉杆上,所述反力平台在上部拉杆上的固定高度可调;
所述反力平台下方设置有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千斤顶和分配梁,所述千斤顶的顶部与反力平台的底部连接,所述分配梁水平固定于千斤顶的底部用于支撑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用于向下方的分配梁施加压力;所述顶升机构与反力平台的数量相等,所述反力平台的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转接梁包括上部钢板、连接机构和下部钢板,所述上部钢板和下部钢板均水平设置,所述连接机构竖直设置于上部钢板和下部钢板之间,所述连接机构的顶端与上部钢板的底端连接,所述连接机构的底端与下部钢板的顶端连接,所述上部拉杆贯穿反力平台和上部钢板并通过螺母固定,所述下部拉杆的顶部贯穿下部钢板并通过螺母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为矩形框状,所述连接机构与上部钢板和下部钢板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反力平台、上部钢板和下部钢板均为矩形钢板。
进一步的,所述上部拉杆和下部拉杆均有四根,四根所述上部拉杆和下部拉杆设置于反力平台和转接梁的四个角处。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土木工程实验中自反力的竖向荷载施加,且装置操作简单并可循环使用;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取材容易且方便制作;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对双层高架桥的上下两层桥梁进行竖向荷载拟静力测试,使用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省略了顶升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239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滤清器总成
- 下一篇:一种施工爆破用自动装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