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包上下壳体等电位连接装置以及电池包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23797.9 | 申请日: | 2020-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42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赵祥熙;刘学文;王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 |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陈志军 |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电池 上下 壳体 电位 连接 装置 以及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包上下壳体等电位连接装置以及电池包,涉及汽车动力电池装配技术领域,包括上壳体与下壳体上等电位连接点处对应开设的螺栓连接孔以及连接上壳体与下壳体的连接螺栓,还包括中部开有通孔的等电位垫片,所述通孔与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上的螺栓连接孔对应;当所述上壳体位于电泳前工位时,所述等电位垫片固定于所述上壳体上,所述等电位垫片的上表面设有遮蔽层;当所述上壳体位于电泳后工位时,所述遮蔽层为脱落状态,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所述通孔以及螺栓连接孔以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本实用新型不仅简化了动力电池包上下壳体之间的等电位连接工艺,而且可有效保护上壳体,从而使上壳体没有被腐蚀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动力电池装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包上下壳体等电位连接装置以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大多数电池包的上下壳体的等电位连接是通过连接上下壳体的固定螺栓来实现,一般选用导电性能好,且表面经过耐腐蚀处理的螺栓。具体的等电位连接工艺的描述如下:先在电池包上壳体以及下壳体上的螺栓连接孔位置进行合理的遮蔽处理,随后对上壳体与下壳体进行电泳处理,处理完成后在上壳体以及下壳体上进行遮蔽处理的螺栓连接孔处涂导电漆,这样一来,导电漆便可对电池包上下壳体上未进行电泳处理的位置进行防护,提高其耐腐蚀性能,同时利用导电漆的导电性能,实现上下壳体的等电位连接。
现有的这种上下壳体之间的等电位连接方式,在实际使用时,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在对上下壳体进行连接时,由于连接螺栓的转动,会将上壳体表面的导电漆刮掉,导致其失去防护,使上壳体基材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易被腐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上下壳体等电位连接装置以及电池包。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动力电池包上下壳体等电位连接装置,包括上壳体与下壳体上等电位连接点处对应开设的螺栓连接孔以及连接上壳体与下壳体的连接螺栓,还包括中部开有通孔的等电位垫片,所述通孔与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上的螺栓连接孔对应;当所述上壳体位于电泳前工位时,所述等电位垫片固定于所述上壳体上,所述等电位垫片的上表面设有遮蔽层;当所述上壳体位于电泳后工位时,所述遮蔽层为脱落状态,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所述通孔以及螺栓连接孔以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动力电池包上下壳体等电位连接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等电位垫片上两侧各设有焊接孔,所述等电位垫片通过所述焊接孔焊接于所述上壳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动力电池包上下壳体等电位连接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等电位垫片包括圆环状的垫片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垫片主体两侧的焊接部,所述焊接孔开设于所述焊接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动力电池包上下壳体等电位连接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垫片主体的内径小于所述连接螺栓的头部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动力电池包上下壳体等电位连接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等电位垫片为不锈钢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动力电池包上下壳体等电位连接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螺栓为自排屑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动力电池包上下壳体等电位连接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遮蔽层为塑料薄膜。
一种电池包,包括动力电池包上下壳体等电位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237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切片机导轮中心距变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混合动力装载机制动能量回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