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儿科听诊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23092.7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55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曼玲;杨筱;王柯静;李娟;陈文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7/02 | 分类号: | A61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宫建华 |
地址: | 45115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儿科 听诊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科听诊器,包括壳体、活动槽、活动柱、弹簧、活动柱通气孔、壳体通气孔、听诊罩、鼓膜,所述活动槽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活动柱位于所述活动槽内,并能够伸缩,所述弹簧位于所述活动槽内,并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活动柱之间,所述活动柱为中空的,所述活动柱的一侧设置所述活动柱通气孔,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所述壳体通气孔,所述壳体通气孔与听诊器的耳管相通连接,所述活动柱的下端与所述听诊罩相通连接,所述鼓膜设置于所述听诊罩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弹簧本身的力度将听诊罩与人体皮肤良好接触,不会造成力度过大或过小的情况,有利于儿科的听诊检查,使用方便,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儿科听诊器。
背景技术
听诊是用耳或听诊器来探听人体内自行发出的声音。多用于听心音、呼吸音等。常用的听诊器具有集音作用,同时还具有滤波作用。通过听诊,医护人员可根据声音的特性与变化(如声音的频率高低、强弱、间隔时间、杂音等)来诊断相关脏器有无病变。现有技术中,对于儿科听诊器都是常规的,医生在操作时不易把握力度,过重引起儿童不舒适,过轻则造成接触不良好,影响听诊检查,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儿科听诊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活动槽、活动柱、弹簧、活动柱通气孔、壳体通气孔、听诊罩、鼓膜,所述活动槽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活动柱位于所述活动槽内,并能够伸缩,所述弹簧位于所述活动槽内,并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活动柱之间,所述活动柱为中空的,所述活动柱的一侧设置所述活动柱通气孔,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所述壳体通气孔,所述壳体通气孔与听诊器的耳管相通连接,所述活动柱的下端与所述听诊罩相通连接,所述鼓膜设置于所述听诊罩上。
作为改进,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听诊罩回缩槽,所述听诊罩回缩槽的形状与所述听诊罩的形状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儿科听诊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弹簧本身的力度将听诊罩与人体皮肤良好接触,不会造成力度过大或过小的情况,有利于儿科的听诊检查,使用方便,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活动槽、3-活动柱、4-弹簧、5-活动柱通气孔、6-壳体通气孔、7-听诊罩、8-鼓膜、9-听诊罩回缩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活动槽2、活动柱3、弹簧4、活动柱通气孔5、壳体通气孔6、听诊罩7、鼓膜8,所述活动槽2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活动柱3位于所述活动槽2内,并能够伸缩,所述弹簧4位于所述活动槽2内,并位于所述壳体1与所述活动柱3之间,所述活动柱3为中空的,所述活动柱3的一侧设置所述活动柱通气孔5,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置所述壳体通气孔6,所述壳体通气孔6与听诊器的耳管(图中未示出)相通连接,所述活动柱3的下端与所述听诊罩7相通连接,所述鼓膜8设置于所述听诊罩7上。
作为改进,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听诊罩回缩槽9,所述听诊罩回缩槽9的形状与所述听诊罩7的形状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弹簧4的选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力度适中的弹簧,使得听诊罩7良好贴覆身体且不会造成力度过大即可,当听诊罩7贴覆于身体上时,按压壳体1,活动柱3压缩弹簧4回缩到活动槽2内,使得活动柱通气孔5和壳体通气孔6连通,即可进行听诊,使得听诊罩7与身体表面良好贴合,也不会产生力度过小过大的情况。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未经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230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