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腔无针输液接头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22998.7 | 申请日: | 2020-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20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朱慧;郭晓娟;戴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杨敬 |
| 地址: | 22500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腔无针 输液 接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腔无针输液接头,输液接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滑动设有密封连通件,壳体与密封连通件之间设有弹性件,壳体包括壳主体,壳主体的下方设有第一连接柱,壳主体的上方至少设有两个第二连接柱,第二连接柱内设有通过孔,通过孔内设有连通腔体,所述第一连接柱上设有连接孔,连接孔为延伸至壳主体内的沉孔,连接孔与连通腔体之间设有第一连通孔。本实用新型输液接头壳主体的外形为圆形/椭圆形,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对患者造成压疮;至少设有两个第二连接柱,连通腔体至少为两个,可以同时对两种药物进行输送,取代传统的采用三通的方式进行输送,减少耗材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接头,具体是一种多腔无针输液接头。
背景技术
输液接头在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的身上经常使用,属于医用耗材的一种,现有技术中的输液接头为单腔体设置,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输送多种液体时,需要连接一个三通来解决,采用三通增加了耗材,提高了患者的治疗费用,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会对患者造成压疮,在输液时,由于患者躁动或搬运等因素,极易造成连接管的脱落,影响药物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腔无针输液接头,通过第一连接柱与留置针的连接管连接,通过第二连接柱与输液管连通,与输液管连通时,挤压柱形连通主体,使得第二连通孔与第一连通孔连通,液体依次通过连通沉孔、第二连通孔、第一连通孔和连接孔进入留置针,在输液管拔出后,密封连通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使得第二连通孔和第一连通孔错位,使输液接头密闭,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回血的现象发生,壳主体的外形为圆形/椭圆形,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对患者造成压疮,至少设有两个第二连接柱,连通腔体至少为两个,可以同时对两种药物进行输送,取代传统的采用三通的方式进行输送,减少耗材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腔无针输液接头,输液接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滑动设有密封连通件,壳体与密封连通件之间设有弹性件,壳体包括壳主体,壳主体的下方设有第一连接柱,壳主体的上方至少设有两个第二连接柱,第二连接柱内设有通过孔,通过孔内设有连通腔体。
所述第一连接柱上设有连接孔,连接孔为延伸至壳主体内的沉孔,连接孔与连通腔体之间设有第一连通孔。
所述壳主体的下方设有连接环,连接环的内壁设有内螺纹。
所述密封连通件包括柱形连通主体,柱形连通主体上设有连通沉孔,柱形连通主体上设有第二连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壳主体的截面为圆形/椭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连通腔体为延伸至壳主体内的沉孔,连通腔体的直径大于通过孔的直径,第二连接柱的外壁设有外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连通件通过柱形连通主体位于连通腔体内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连通沉孔的直径小于通过孔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柱形连通主体紧固连接,另一端与连通腔体的内壁紧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输液接头壳主体的外形为圆形/椭圆形,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对患者造成压疮;
2、本实用新型输液接头至少设有两个第二连接柱,连通腔体至少为两个,可以同时对两种药物进行输送,取代传统的采用三通的方式进行输送,减少耗材的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输液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输液接头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壳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未经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229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牛羊手术用四肢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亲肤磨砂皮布的高精度梳毛辊调节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