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电网和新能源电网智能互补储能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20350.6 | 申请日: | 2020-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27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叶映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映泉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02;H02J7/35;H02J15/00;B60L53/80 |
| 代理公司: | 北海市佳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5 | 代理人: | 傅启英 |
| 地址: | 537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网 新能源 电网 智能 互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电网和新能源电网智能互补储能装置,包括传统配电网系统及设备、储能控制箱、储能电池柜、集控箱、充电负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统配电网系统及设备由光伏太阳能电池板、电气板、进出线断路器构成,进出线断路器连接集控箱,所述的储能控制箱内设有储能电池柜和集控箱,储能控制箱顶部安装光伏太阳能组件,集控箱连接充电负载。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节能环保,用来解决充电设施布点困难、储能设施标准不一运用受限、新能源与传统电网并网功率输出不稳定等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概念,可大大降低了储能电池模块生产、运输、应用等方面的成本,具有很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电网和新能源电网智能互补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国家明确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战略目标,并将新能源汽车与充电网络列为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2020年投资建设7.8万个充电桩。但是,目前我国的充电设施及储能设施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充电设施布点较为困难,布点受限于环境、地形、电源等诸多因数,严重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为了克服充电设施布点困难、储能设施标准不统一运用受限、交直流并网运行不稳定等问题,特研发该装置。
随着集中式光伏项目的大爆发,小型分布式光伏太阳能发电开发还未形成规模,为了进一步扩大小型光伏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应用范围及领域,克服配电网与光伏电网并网时发电输出功率的快速波动、逆变器多样性等不稳定问题,特发明本装置。
本装置配置了独立的太阳能充电系统,阳光照射到的地方均可设置,其还可以与其它配电网交互或互补运行,很好的解决了充电设施布点困难、并网运行功率不稳定的问题,真正实现储能装置镶嵌多块易于拔插的电池模块,单块电池尺寸和体积均统一标准,与其它储能、用电设施通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配电网和新能源电网互补储能装置,用来解决充电设施布点困难、储能设施标准不一运用受限、新能源与传统电网并网功率输出不稳定等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概念,可大大降低了储能电池模块生产、运输、应用等方面的成本,具有很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1、一种配电网和新能源电网智能互补储能装置,包括传统配电网系统及设备、储能控制箱、储能电池柜、集控箱、充电负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统配电网系统及设备由光伏太阳能电池板、电气板、进出线断路器构成,进出线断路器连接集控箱,所述的储能控制箱内设有储能电池柜和集控箱,储能控制箱顶部安装光伏太阳能组件,集控箱连接充电负载。
2、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和新能源电网智能互补储能装置,其中,所述储能控制箱的储能电池柜内均匀分布模块化储能电池Ⅰ或模块化储能电池Ⅱ。
3、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和新能源电网智能互补储能装置,其中,所述的集控箱对光伏太阳能组件产生的电能进行汇流与稳压,并对电池柜的蓄电池进行充电,通过逆变器将蓄电池的直流电源转化为交流电源。
4、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和新能源电网智能互补储能装置,其中,所述的储能控制箱达到防尘、防水IP68级以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节能环保,用来解决充电设施布点困难、储能设施标准不一运用受限、新能源与传统电网并网功率输出不稳定等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概念,可大大降低了储能电池模块生产、运输、应用等方面的成本,具有很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电路连接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发电储能电池柜结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发电储能电池柜结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映泉,未经叶映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203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脚手架固定穿墙件
- 下一篇:一种智慧社区监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