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散射成像设备和背散射检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16889.4 | 申请日: | 2020-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07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强;崔锦;胡斌;林东;阮明;张清;吴华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V5/00 | 分类号: | G01V5/00;G01N23/203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永红 |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散射 成像 设备 检测 系统 | ||
1.一种背散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散射成像设备包括背散射单元,所述背散射单元包括:
支撑架;
飞点扫描模块,所述飞点扫描模块包括射线源以及与所述射线源转动连接的飞点轮,并用于沿所述飞点轮的径向方向且在360°的范围内发射射线束;以及
至少一个环形探测器,所述至少一个环形探测器与所述支撑架直接或间接地连接,用于探测所述射线束经被检测对象散射的散射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散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环形探测器的轴线与所述飞点轮的轴线共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散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探测器包括与所述支撑架连接的第一环形探测器,所述飞点轮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探测器远离所述支撑架的一端的外侧,以使得所述飞点扫描模块所发射的射线束照射到被检测对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散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飞点扫描模块所发射的射线束与所述飞点轮的轴线的夹角α小于90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散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探测器还包括第二环形探测器,所述第二环形探测器经由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环形探测器远离所述支撑架的一端连接,并与所述第一环形探测器间隔一间隙,所述飞点轮位于所述间隙中,以使得所述飞点扫描模块所发射的射线束经由所述间隙射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散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件沿所述第一环形探测器的周向间隔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散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由片状材料制成,所述飞点轮的轴线位于所述连接件所在的平面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散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飞点轮上设置有出射孔,当所述飞点轮转动时,所述出射孔随之转动,从而形成扫描的飞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散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飞点轮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散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环形探测器相对应的数据采集与处理装置,所述数据采集与处理装置设置在相应的所述环形探测器的远离所述飞点轮的一端,并用于对相应的所述环形探测器探测到的散射信号进行数据采集与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背散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可移动式底盘;以及
机械臂,所述机械臂连接于所述背散射单元和所述可移动式底盘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散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是可伸缩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散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可移动式底盘上方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可移动式底盘自主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散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遥控终端,用于远程遥控所述可移动式底盘移动。
15.一种背散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散射检测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背散射成像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1688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衡控制组件及追光灯旋转支撑装置
- 下一篇:面加热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