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弯头吸笔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12765.9 | 申请日: | 2020-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99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唐克焱;王祯国;钟文武;丁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瑞立达玻璃盖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J15/06 | 分类号: | B25J15/06;B25J18/00;C03B23/023;B25J1/00;B65G47/91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张作林 |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弯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弯头吸笔,包括吸球、吸笔杆和吸嘴,吸笔杆呈“L”型结构且吸笔杆内部中通,吸笔杆的一端与吸球连接,吸笔杆的另一端与吸嘴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弯头吸笔在使用时,操作人员的手不会接触到石墨模仁,有效避免石墨颗粒粉尘掉入模具模仁,降低产品外观的凹凸点,提高产品的良品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盖板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弯头吸笔。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热弯无痕吸笔为无转弯的结构,放入2D白片时,操作人员的手会接触到石墨模仁内,手套脏污及接触石墨颗粒粉尘容易掉入模具模仁内平面上,造成产品外观凹凸点比例高,抛光需加长时间才能去除凹凸点,增加了热弯和抛光段的成本。针对现有工艺,需要改进热弯无痕吸笔的结构,以提高热弯良率、效率、降低热弯和抛光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弯头吸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弯头吸笔,包括吸球、吸笔杆和吸嘴,吸笔杆呈“L”型结构且吸笔杆内部中通,吸笔杆的一端与吸球连接,吸笔杆的另一端与吸嘴连接。
优选地,吸笔杆包括吸笔长杆和吸笔短杆,吸笔长杆与吸笔短杆垂直连接,吸笔长杆与吸球连接,吸笔短杆与吸嘴连接。
优选地,吸笔长杆与吸笔短杆之间采用一垂直气动接头连接。
优选地,吸笔长杆与吸球之间采用一直通气动接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弯头吸笔在使用时,操作人员的手不会接触到石墨模仁,有效避免石墨颗粒粉尘掉入模具模仁,降低产品外观的凹凸点,提高产品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吸球;2、吸笔杆;21、吸笔长杆;22、吸笔短杆;23、直通气动接头;24、垂直气动接头;3、吸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弯头吸笔的第一实施例,其主要包括吸球1、吸笔杆2和吸嘴3,吸笔杆2呈“L”型结构且吸笔杆2内部中通,吸笔杆2的一端与吸球1连接,吸笔杆2的另一端与吸嘴3连接。
如图2所示,一种弯头吸笔的第二实施例,其主要包括吸球1、吸笔杆2和吸嘴3,吸笔杆2包括有吸笔长杆21、吸笔短杆22、直通气动接头23和垂直气动接头24。吸笔长杆21的一端与吸球1之间采用直通气动接头23连接,吸笔长杆21的另一端与吸笔短杆22之间采用垂直气动接头24连接,吸笔短杆22另一端与吸嘴3连接。
弯头吸笔的使用:操作人员按压吸球1,将吸嘴3移动至需要吸附的白片上;释放吸球1,吸球1弹性复原使得吸嘴3处产生负压将白片吸附;最后移动白片入模,操作人员按压吸球1以释放白片。
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瑞立达玻璃盖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瑞立达玻璃盖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127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样品采集装置
- 下一篇:玻璃幕墙环保清洗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