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指纹识别用光学膜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12483.9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61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罗羽柱;李基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乐贸星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2F1/13357;G02B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宏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41 | 代理人: | 朴英淑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识别 用光 | ||
公开一种使红外线(infrared)透过的指纹识别用光学膜。指纹识别用光学膜可以包括基底膜和粘接在所述基底膜的一侧的棱镜图案层。在此,所述棱镜图案层中,可以以预定的间隔彼此平行地配置多个棱镜来形成使所述红外线透过的线(line)图案,将所述多个棱镜的突出方向配置成与光源对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指纹识别用光学膜,更详细而言涉及可实现红外线透过的指纹识别用光学膜。
背景技术
最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得到了普及。这些便携式电子设备保存有使用者的地址、邮件、金融信息等个人信息,因此确保基于使用者识别的安保性很重要。
使用者识别技术正在发展为利用使用者的生物体信息的方法。在此,生物体信息例如可以是指纹、虹膜、脸部或者声音等信息。尤其是,指纹识别由于具有便利性和高的安保性,因此正在被多数便携式电子设备采用。
识别指纹的方法中,代表性的有静电式、超声波式、光学式等。最近,在智能手机上安装有基于半导体传感器的静电式指纹识别功能,其维持不会影响设计的程度的薄且小的尺寸的同时具有高的识别率。另外,在智能手机上也安装有超声波式指纹识别功能,其测量辐射超声波后反射的超声波的到达时间来识别指纹的高度差。但是,静电式指纹传感器与光学式指纹传感器相比,一次识别的指纹区域的大小非常小,与光学式相比识别错误率高,因此安保性可能会有所下降。超声波式虽然准确性和耐久性比较好,但是制作稍微严格,在价格方面存在不利的一面。
另一方面,光学式指纹方式保证高的可靠性且耐久性出色,因此被各种电子设备采用。光学式指纹识别方法可分为:所谓的散射方式,其检测从与装置的透明的指纹接触部直接接触的指纹的嵴(ridge)部分散射的光;和所谓的全反射方式,其检测从与指纹的谷(valley)部分对应的指纹接触部的表面全反射的光。
如智能手机这样的小型电子设备的背光单元具备各种光学膜,因此红外线很难透过。由此,很难适用利用红外线的光学式指纹识别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如智能手机这样的小型电子设备中也能使红外线顺利透过来实现利用红外线的光学指纹认证的指纹识别用光学膜。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使红外线(infrared)透过的指纹识别用光学膜可以包括:基底膜;和棱镜图案层,与所述基底膜的一侧粘接。在此,所述棱镜图案层中,可以以预定的间隔彼此平行地配置多个棱镜来形成使所述红外线透过的线(line)图案,并且配置成所述多个棱镜的突出方向与光源对置。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指纹识别用光学膜可以使红外线顺利透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指纹识别用光学膜可以在如智能手机这样的小型电子设备的屏幕上实现指纹识别,从而能够简化智能手机的显示结构且能够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背光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光学膜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光学膜的性能实验配置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棱镜片的性能实验结果。
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涉及的棱镜片的性能实验结果。
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光学指纹识别系统。
图7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涉及的光学指纹识别系统。
图8表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涉及的光学指纹识别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乐贸星光电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乐贸星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124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