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投影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12176.0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60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谢俊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俊凡 |
主分类号: | G03B21/20 | 分类号: | G03B2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7118 湖南省娄底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投影仪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影仪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调节性能较好且输出稳定的便携式投影仪,用于调节LED光源的点亮状态,具备:用于接收外部输入的PWM脉冲信号的PWM调光电路(101);用于接收模拟电压,并根据模拟电压用于产生控制电压信号的电流控制电路(102);用于接收控制电压信号的微控制器(U103);电感电流输出电路(103)的一输入端与PWM调光电路(101)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PWM脉冲信号;其另一输入端耦接于微控制器(U103)的输出端,用于接收控制电压信号;PWM脉冲信号用于触发电感电流输出电路(103),以对控制电压信号进行调控,对LED光源的亮度进行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影仪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携式投影仪。
背景技术
使用LED(发光二极管)作为将图像投射到屏幕上的、诸如液晶投影仪或者DMD(数字微镜器件)投影仪的光源。目前,使用LED驱动器对光源进行调控时,由于内部电流环路根据外部电压环路的输出控制电流出现延迟,使得光源投射光的调整效果较差,导致投影仪的映像效果较差。
因此,如何避免内部电流环路输出控制电感电流出现延迟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内部电流环路根据外部电压环路的输出控制电流出现延迟的缺陷,提供一种调节性能较好且输出稳定的便携式投影仪。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便携式投影仪,用于调节LED光源的点亮状态,具备:
PWM调光电路,其配置于LED驱动器内,其用于接收外部输入的PWM脉冲信号;
电流控制电路,其用于接收模拟电压,并根据所述模拟电压用于产生控制电压信号;
微控制器,其调压端与所述电流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用于接收所述控制电压信号;
电感电流输出电路,其一输入端与所述PWM调光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PWM脉冲信号;其另一输入端耦接于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出端,用于接收所述控制电压信号;
所述PWM脉冲信号用于触发所述电感电流输出电路,以对所述控制电压信号进行调控,对所述LED光源的亮度进行调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反馈补偿电路,所述反馈补偿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PWM脉冲信号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反馈补偿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补偿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反馈补偿电路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第三场效应管及第四场效应管,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所述第二场效应管、所述第三场效应管及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PWM脉冲信号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及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器的补偿端连接,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PWM调光电路包括驱动器,所述驱动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PWM脉冲信号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驱动器的信号输出端耦接于所述电感电流输出电路的信号输入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感电流输出电路包括第六场效应管及第九场效应管,
所述第六场效应管及所述第九场效应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驱动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六场效应管的漏极与LED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六场效应管的源极与LED的阴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俊凡,未经谢俊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121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维修器材全寿期电子标签及读写装置
- 下一篇:指纹识别用光学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