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水养殖池塘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09146.4 | 申请日: | 2020-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52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 发明(设计)人: | 宋娴丽;逄劭楠;吴莹莹;郭萍萍;张少春;邱兆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宋莲英 |
| 地址: | 266104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水 养殖 池塘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海水养殖池塘。本实用新型包括池体和排淡渠,池体的一侧设有进水闸门,池体的另一侧设有出水闸门;排淡渠设置于池体顶部的周向上,排淡渠通过排淡引流口与池体的内部相连通,排淡引流口为多数个,排淡渠从进水闸门到出水闸门向着靠近池体底部的方向倾斜。本实用新型直接在池体上设置排淡渠,池体通过排淡引流口将表面淡水及时排到排淡渠内,这种海水养殖池塘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便于维护,成本低,避免了铺设管路以及中途管路堵塞等问题,排淡面积大,排放顺畅,排淡效率高,使用方便,从根本上解决了因大雨形成淡水蓄积造成海水养殖池塘盐度骤降、底层缺氧以及养殖生物因环境骤变而导致的养殖生物死亡、减产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池塘基础设施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海水养殖池塘。
背景技术
池塘养殖作为陆基养殖的重要方式,在我国水产养殖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稳定的水质环境和健康的底质环境是决定池塘养殖生产成败的关键。对于海水养殖池塘而言,降雨引起大量淡水的输入对海水养殖池塘的水质影响尤为显著。连续降雨会导致池塘水温降低,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速度减慢,从而导致海水养殖池塘底部的溶解氧降低,使海水养殖池塘中的水产养殖动物抗病能力下降,还会出现浮游生物密度与质量降低以及有害藻类滋生从而导致海水养殖池塘水体老化等一系列负面问题。如果遇到大到暴雨,在短时间内会有大量淡水输入海水养殖池塘,这些大量输入海水养殖池塘的淡水如不及时排出,就会导致池水盐度和渗透压发生剧烈变化,直接对养殖生物造成巨大的生存威胁。
目前,海水养殖池塘一般均设有进水闸门和排水闸门,当降雨过后,排出一部分同雨水混合后的池水,待大潮时重新纳入自然海水给予盐分的补充。这种海水养殖池塘不能尽快排出表层的大量淡水,及时减少其对水质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并且,在遇到连续阴雨或大到暴雨天气时,自然海水的盐度亦较低,并不足以用来补充池塘中养殖水体的盐分。另外,还有一些海水养殖池塘通过在海水养殖池塘的底部和表层铺设管路的方式排出表层淡水,这种海水养殖池塘存在内部管路铺设工作复杂以及后续维护成本高的问题,同时,这种海水养殖池的管路辐射作用面积小导致其排淡效率低。此外,这种海水养殖池还存在上层和下层水流同时排放时,水流在管路中发生冲突,从而导致排放不畅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水养殖池塘,旨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海水养殖高位池塘不能选择性的排出表面淡水以及淡水排放效率低、成本高和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海水养殖池塘,包括池体和排淡渠;所述池体的一侧设有进水闸门,所述池体的另一侧设有出水闸门;所述排淡渠设置于所述池体顶部的周向上,所述排淡渠通过排淡引流口与所述池体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排淡引流口为多数个,所述排淡渠从所述进水闸门到所述出水闸门向着靠近所述池体底部的方向倾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排淡引流口设置于所述排淡渠的顶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排淡引流口包括设置于所述池体内缘上方的引水口和设置与所述排淡渠内部的出水口,所述引水口的尺寸大于所述出水口的尺寸。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排淡引流口从所述引水口到所述出水口向着靠近所述排淡渠底部的方向倾斜,所述排淡引流口的倾斜角度为15-30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排淡引流口呈喇叭状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多数个所述排淡引流口沿着所述池体的周向均匀分布。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排淡渠与所述池体一体成型,所述池体的外壁与所述排淡渠的内壁在同一竖直平面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池体包括依次连接并围成长方体型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进水闸门位于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出水闸门位于所述第三侧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未经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091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胶架
- 下一篇:一种橡胶辊膜套高压套设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