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冰敷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08693.0 | 申请日: | 2020-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98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琴;缪桂华;熊远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7/10 | 分类号: | A61F7/1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陈选中 |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冰敷装置,其包括冰敷套和换热套,冰敷套内设置有冰敷管,冰敷套和换热套间通过循环水管连接;循环水管包括出水管和进水管;换热套包括设置于中部的换热腔,换热腔内可拆卸的设置有冰袋,换热腔外侧设置有换热管,换热管和冰敷管分别与循环水管的两端连接;换热管偏离循环水管的一端设置有换热囊,与进水管相接的换热管末端通过动力环与换热囊连接;换热囊偏离换热腔的一侧与气压囊抵接,气压囊与气泵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冰敷装置舒适度不足、操作繁琐的问题,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病人体验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冰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常用的四肢冰敷方式有两种:一次性使用速冷冰袋或者医用冷敷器。一次性使用速冷冰袋即传统冰敷袋,这类冰敷装置存在制冷效果不足,且需隔2-3小时更换一次,成本较高等问题。另外,在实际贴服时,患者舒适度也比较差。
医用冷敷器一般为循环冰敷桶,其与患者需要冰敷的位置处通常不贴服,导致效果不足。另外,循环冰敷桶内压力循环加压效果不好,时常出现冰囊内的冰水和冰桶内的冰水不能循环的问题。且其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人工定期将冰桶内冰水倒出,再加入冰块,在操作中容易打湿病人床单。操作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冰敷装置舒适度不足、操作繁琐的问题的循环冰敷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提供了一种循环冰敷装置,其包括冰敷套和换热套,冰敷套内设置有冰敷管,冰敷套和换热套间通过循环水管连接;循环水管包括出水管和进水管;换热套包括设置于中部的换热腔,换热腔内可拆卸的设置有冰袋,换热腔外侧设置有换热管,换热管和冰敷管分别与循环水管的两端连接;换热管偏离循环水管的一端设置有换热囊,换热管与换热囊的相接部分别设置有两个动力环,两个动力环上均设置有单向阀片且方向相反;换热囊偏离换热腔的一侧与气压囊抵接,气压囊与气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循环冰敷装置的主要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循环冰敷装置,通过设置冰敷套与病人的皮肤贴合,采用类似地暖循环方式,使与皮肤接触的部位并非冰袋本身,而是被冰袋降温的冰敷管中的液体,保证病人的舒适性,并使冰敷均匀。通过气压囊挤压换热囊,实现循环水管和冰敷管中的液体循环,通过气泵提供动力,实现液体的稳定持续循环,有效保证冰敷效果。
通过可拆卸的更换冰袋,简便易操作,便于临床工作。通过设置动力环和单向阀片,模拟心脏供血的功能,当气压囊挤压换热囊时,邻近进水管的单向阀片关闭,邻近出水管的单向阀片打开,排出换热囊中液体;当换热囊中液压小于出水管时,邻近出水管的单向阀片关闭,邻近进水管的单向阀片打开,想换热囊中充入液体,从而实现换热管中的液体的循环流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方案提供的循环冰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冰敷套,11、粘合带,12、冰敷管,2、循环水管,21、出水管,22、进水管,3、换热套,31、换热腔,32、冰袋,33、拉链,34、换热管,35、换热囊,4、动力环,41、单向阀片,42、气压囊,43、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其为本方案提供的循环冰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086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肿瘤积水抽取器
- 下一篇:一种晶元用预清洗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