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行星架与传感器感应圈的连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08104.9 | 申请日: | 2020-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39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薛忠余;李三帅;迟逍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57/00 | 分类号: | F16H57/00;F16H5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杨中鹤 |
| 地址: | 261205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行星 传感器 感应圈 连接 结构 | ||
本公开涉及自动变速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行星架与传感器感应圈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包括由感应圈的内圈向内延伸设置的环形板,行星架与感应圈连接一端的外周延伸设有多个安装板,每个安装板远离行星架的一侧均设有弧形槽,弧形槽用于卡接环形板,弧形槽的内部设有凸块,环形板与凸块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卡槽,卡槽与凸块相配合。本公开在行星架的外周设置安装板,并通过设置在安装板外周的弧形槽卡接环形板,实现环形板沿行星架轴向方向的定位,通过设置在环形板上的卡槽和弧形槽内的凸块实现环形板沿行星架周向方向的定位,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并可实现多方位固定,无需担心感应圈相对行星架移动,增加输入轴转速测量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自动变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行星架与传感器感应圈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变速器是一套用于协调发动机的转速和车轮的实际行驶速度的变速装置,用于发挥发动机的最佳性能。变速器可以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在发动机和车轮之间产生不同的变速比,实现不同挡位转速的传递。
变速器分为手动、自动两种,手动变速器主要由齿轮和转轴组成,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产生变速变矩;而自动变速器AT是由液力变扭器、行星齿轮和液压操纵系统组成,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变速变矩的目的。
其中,自动变速器具有驾驶舒适、能减少驾驶者疲劳等优点,已成为现代轿车配置的一种发展方向。自动变速器是利用行星齿轮机构进行变速,它能根据油门踏板程度和车速变化,自动地进行变速,而驾驶者只需操纵加速踏板控制车速即可,驾驶者可以全神贯注地注视路面交通而不会被换挡搞得手忙脚乱。
自动变速器包括多个行星传动组件和多个换挡元件,其中,换挡元件包括离合器和制动器。通过换挡单元改变各个行星传动组件的传动关系,使得自动变速器输出不同的转速。其中,自动变速器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实时反馈输入轴和输出轴的转速,进而将滑差控制在一定范围,确保换挡平稳进行。
变速器输入轴转速的测量方式包括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即在输入轴的外周设置速度检测装置,通过速度检测装置直接测量输入轴的转速,但该种测速方式增加了输入轴的设计长度,不利于输入轴的平稳转动。间接测量法则为通过测量与输入轴直接连接的部件的转速,进而间接得到输入轴转速的方式,由于该种测速方式可有效利用变速器的内部空间,因此,被广泛应用。
间接测量法通常通过测量行星架的转速,进而测得输入轴的转速。具体地,变速器的内部设有多个行星传动组件,其中一个或多个行星传动组件的行星架直接与变速器的输入轴连接,可通过测量与输入轴连接的行星架的转速进而得到输入轴的转速。具体地,在行星架的外周套设感应圈,感应圈与行星架同轴设置,且感应圈处于中心轴一侧的截面呈弧形状。行星架与感应圈的内圈连接,感应圈的外圈沿着其周向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感应齿。套筒上设有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测量感应齿的转速,进而得到感应圈、行星架和输入轴的转速。
现有技术中,感应圈与行星架之间采用铆接的方式固定,其中,行星架又包括行星架本体和行星盘,行星架本体焊接在行星盘上形成行星架。行星盘的端部外周设有环形槽,环形槽沿行星盘的周向方向设有多个凸块,凸块与行星盘之间形成安装槽,感应圈的内圈与凸块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凹槽。安装时,感应圈的凹槽与行星盘的位置相对,朝向行星盘的方向压动感应圈并使得感应圈与行星盘的环形槽的底部相贴合,旋转感应圈,使得行星盘的凸块与感应圈的非凹槽位置相对,冲压凸块,使得凸块压紧感应圈的边缘,完成连接。但是,该种连接方式还存在以下缺陷:
(1)需在行星盘的外周设置凸块,并在凸块与行星盘之间开设环形槽,加工困难;
(2)凸块只能限制感应圈在行星架的轴向方向的位置,感应圈沿周向方向定位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出现感应圈与行星架相对转动的现象,存在测量误差,不利于准确得出输入轴的转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行星架与传感器感应圈的连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081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离合器的活塞支撑和行星架支撑座的连接装置
- 下一篇:混合包裹分离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