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面向患者的互联网医疗门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07690.5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16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张良;毛蕾蕾;毛奔奔;张夏夏;黄颖鹏;游涛;沈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22 | 分类号: | A61B5/022;A61B5/0205;A61B5/00;G16H40/67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陈炳萍 |
地址: | 32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患者 互联网 医疗 门诊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网络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面向患者的互联网医疗门诊设备,设备底座上卡接有血压表,血压表通过气管与血压袖带连接;血压表右端嵌装有X片放置平台,X片放置平台为白色透明平台;医疗门诊底座通过铰链与医疗门诊折叠板连接,医疗门诊折叠板上通过螺钉固定有体温计固定筒,体温计固定筒中套接有体温计;医疗门诊折叠板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可视化远程医疗平板电脑,平板电脑内置指定医院深度定制的远程门诊app。医疗门诊折叠板上通过卡接结构与扫描仪柄身连接,扫描仪柄身上端通过旋转关节结构与扫描仪转动杆连接,扫描仪转动杆端部固定有扫描仪摄像头。本实用新型提高网络医疗的信任度,提高安全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网络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向患者的互联网医疗门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互联网医疗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遥感、遥测、遥控技术为依托,充分发挥大医院或专科医疗中心的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优势,对医疗条件较差的边远地区、海岛或舰船上的伤病员进行远距离诊断、治疗和咨询。互联网医疗包括远程医疗会诊、远程医学教育、建立多媒体医疗保健咨询系统等。互联网医疗会诊在医学专家和病人之间建立起全新的联系,使病人在原地、原医院即可接受远地专家的会诊并在其指导下进行治疗和护理,可以节约医生和病人大量时间和金钱。互联网医疗运用计算机、通信、医疗技术与设备,通过数据、文字、语音和图像资料的远距离传送,实现专家与病人、专家与医务人员之间异地面对面的会诊。互联网医疗不仅仅是医疗或临床问题,还包括通讯网络、数据库等各方面问题,并且需要把它们集成到网络系统中。但是现有的网络医疗多是基于医生患者两端的互联网医疗手机端app,这种就医形式有以下缺点:1)大部分app仅限于文字及语音的交流,无法提供视频模式。2)手机无法为医生提供更多的患者信息,比如实时的血压,体温,脉搏等。3)网络医疗平台提供的医疗服务供给端需要有一定的权威性,网络医疗设备同样也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性。现有的网络医疗平台是基于医生患者两端的手机互联网医疗app,此与手机的生活娱乐的属性有一定内在矛盾性。过于便捷和随意的就医形式,对于患者和医生都难有一种仪式感,让网络医疗变得难以信任,少了一份安全感;此外,便捷的问诊方式一定程度限制了网络咨询的价格,若网络问诊服务价格高,则还不如传统门诊更直观和有效。若网络问诊服务价格低,医疗价值得不到体现,医生积极性不高。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1)现有的网络医疗是基于医生患者两端的互联网医疗app,大部分app仅限于文字及语音的交流,无法提供视频模式。
(2)患者有一部分已经在医院检查过的报告单或者影像胶片,需要共享给远程门诊医师,但是普通手机拍摄难以提供对焦清晰和高像素的高质量照片传送给就诊医生端,影响就诊体验。
(3)现有的网络医疗是基于医生患者两端的互联网医疗app,手机无法为医生提供更多的患者信息,比如实时的血压,体温,脉搏等。
(4)过于便捷和随意的就医形式,对于患者难有一种仪式感,体验差,让网络医疗变得难以信任,少了一份安全感。
(5)便捷的方式一定程度限制了网络咨询的价格,若服务价格高,则不如传统门诊更有高效和直观,若咨询价格低,医疗价值得不到体现,医生积极性不高。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
(1)给患者使用的远程医疗设备不仅仅需要提供患者和医生的沟通交流平台,还需要整合能提供血压、心率、体温等基本参数的设备。
(2)设备中还需要提供高清的检查报告单及影像胶片拍摄台。
(3)需要有一定空间给患者存放药物说明书及检查报告单等资料。
(4)需提供专业的可视化网络门诊设备以及深度定制的网络就诊app,提高患者网络就诊的安全感和信任度。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未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076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穿塑袋
- 下一篇:一种自粘防水卷材生产用研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