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筋弯箍机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203582.0 | 申请日: | 2020-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63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冯广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广建 |
| 主分类号: | F15B11/16 | 分类号: | F15B11/16;B21F1/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陈均钦 |
| 地址: | 5297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 弯箍机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筋弯箍机控制装置,包括换向阀和联动机构,钢筋弯箍机在需要进行叠料操作时,利用驱动件驱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时带动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同时摆动,使得第一摆臂能够摆动至与行程杆对应的位置,同时第二摆臂摆动至与换向阀对应的位置,当行程杆移动至第一摆臂位置时能够推动第一摆臂摆动,使转轴转动起来,从而带动第二摆臂摆动并触发换向阀,这样,通过联动机构在适当的操作节点中触发换向阀,通过换向阀对液压油路进行切换,可实现控制两个液压缸配合完成叠料工作,有效解决弯箍机叠料的问题,适用于钢筋弯箍机,无需人工操作进行叠料,结构实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筋弯箍机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箍筋是建筑行业常见的建筑材料,通常利用弯箍机将钢筋弯折形成箍筋。如本申请人提出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告号为CN209792473U,专利名称为联动变位双向钢筋弯箍机,利用该联动变位双向钢筋弯箍机能够将钢筋弯折形成箍筋。在钢筋弯折过程中,为了使两个端角能够叠合在一起形成矩形框,在最后的弯折步骤中需要将钢筋的两端错位,便于叠料。具体操作是,弯箍机将钢筋折弯形成多个弯角,使钢筋能够弯曲形成框架,当弯箍机对钢筋弯折最后一个弯角时,通过手动将钢筋的另一端掰起呈一定的倾斜角度,从而使得在完成最后弯角时钢筋的两端能够叠合在一起,实现叠料,但人工操作费时费力,且对操作工人的体力和经验均要求较高,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此弯箍机仅有一个液压缸,单个液压缸无法同时完成弯角和叠料操作,即便是增加液压缸可满足驱动的动力要求,但缺少对相应的联动控制装置,也无法控制两个液压缸配合进行操作,因此仍需要解决该钢筋弯箍机的控制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钢筋弯箍机控制装置,能够通过联动机构控制换向阀进行油路切换,可实现控制两个液压缸配合完成叠料,有效解决弯箍机叠料的问题,结构实用可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钢筋弯箍机控制装置,包括:
换向阀,用于切换液压油路;
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驱动件、转轴和行程杆,所述转轴上设有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转轴转动,以使所述第一摆臂摆动至与所述行程杆对应的位置且所述第二摆臂摆动至与所述换向阀对应的位置,所述行程杆能够移动至所述第一摆臂位置并推动所述第一摆臂摆动,以使所述第二摆臂触发所述换向阀进行油路的切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摆臂上设有用于与所述行程杆触碰的第一触碰轮,所述第二摆臂上设有用于与所述换向阀触碰的第二触碰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摆臂上设有用于使所述第二摆臂复位的第一复位弹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摆臂上还设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摆臂摆动角度的限位螺丝。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向阀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上设有进油口、出油口以及卸油口,所述阀芯能够沿所述阀体内腔移动,以将所述进油口与所述卸油口连通的油路切换为所述进油口与所述出油口连通的油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芯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阀体的外侧形成与所述第二摆臂对应的触发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体内设有用于使所述阀芯复位的第二复位弹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
第一液压缸,用于提供对钢筋进行弯折的驱动力;
第二液压缸,用于提供对所述钢筋进行叠料的驱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广建,未经冯广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035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机械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