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颈椎护理固定工具定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99547.6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76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韦健玲;黎文霞;洪波;杨曼凯;楼焱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65 | 分类号: | A61G7/065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530308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颈椎 护理 固定 工具 定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椎护理固定工具定位结构,涉及颈椎护理领域,针对现有颈椎护理中没有合适定位的夹具,以便于适用不同人群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弧形台,所述弧形台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台上设置有多个限位筒,所述限位筒的两端均开设有开口,所述弧形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推杆电机,所述推杆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限位筒内设置有T型杆,所述T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板,所述弧形台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托板,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本装置具有可以方便操作,且大大的提高了通用性,方便很好匹配的适用于多人群颈椎的限位固定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颈椎护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颈椎护理固定工具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颈椎是人体的重要支柱,保障着人体基本生命活动信息的上传、下达以及营养的输送,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加、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计算机网路的高度发展,颈椎疾病不时危害人体,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根据研究显示,六十岁以上的人群中有70%以上的人有着不同程度的颈椎疾病,并逐渐有年轻化的趋势。
而颈椎患有疾病的患者,或颈部经由手术过后无法做过大动作时,在临床上通常以一颈椎固定器套设于人体颈部上,藉以限制、牵引颈部动作,而现有的颈椎护理工具没有定位结构,由于不同实用者的颈椎以及颈部的尺寸参数不一样,这样在实用者进行实用时就不能够进行很好的定位,就造成了护理疗效较低的问题。因此提出一种颈椎护理固定工具定位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颈椎护理固定工具定位结构,解决了现有颈椎护理中没有合适定位的夹具,以便于适用不同人群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颈椎护理固定工具定位结构,包括弧形台,所述弧形台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台上设置有多个限位筒,所述限位筒的两端均开设有开口,所述弧形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推杆电机,所述推杆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限位筒内设置有 T型杆,所述T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板,所述弧形台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托板,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弧形台上固定安装有双向液压杆,所述双向液压杆与各自一侧的连接板之间均转动连接有弧形连接杆,所述T型杆与压力传感器之间连接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T型杆的T型端滑动连接在限位筒内,所述推杆电机的输出端延伸在限位筒内且其的延伸端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T型杆与压力传感器均设置在限位筒内且互相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T型杆的前端延伸在限位筒前端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支板。
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块互相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托板,互相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优选的,所述弧形连接杆的两端均通过销轴与各自一侧的双向液压杆以及连接块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弧形台、弧形板、限位筒、开口、推杆电机、压力传感器、 T型杆、支板、连接块、弧形托板、连接板、双向液压杆、弧形连接杆,使得本装置可以通过在实用时人体颈椎先通过第一次的靠在支板上,然后将会对T型杆压紧,进而通过压力传感器测得压力值,然后在移开颈椎,通过推杆电机带动压力传感器移动到之间的测试值,然后再次的将颈椎靠在其上,进而稳固的进行放置,然后通过双向液压杆推动左右两侧的弧形连接杆带动两侧的弧形托板互相靠近可以对颈椎的前侧进行进一步的限位固定。
使得本装置具有可以方便操作,且大大的提高了通用性,方便很好匹配的适用于多人群颈椎的限位固定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颈椎护理固定工具定位结构的结构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未经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995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能无残留粉煤灰抽灰机
- 下一篇:原汁机的主机改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