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除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97915.3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06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韩军;刘引;冯玉庆;敖小兵;许磊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廊坊广厦新源石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33 | 分类号: | B24B27/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0656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锈装置,涉及换热管设备技术领域。该除锈装置包括除锈组件和套筒,除锈组件包括固定连接的连接部和除锈部,除锈部沿连接部的内壁呈环形设置,套筒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套筒内固定连接有连接部,待除锈件的一端能够伸入套筒内与除锈部接触。该除锈装置通过设置连接部和除锈部,除锈部沿连接部内壁呈环形设置以增大与待除锈件的接触面积,提高除锈效率;进一步设置套筒,套筒能绕自身轴线旋转,连接部固定设于套筒内以被套筒带动旋转,从而实现对待除锈件自动化360°除锈,进一步提高了除锈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除锈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化工设备制造中,换热器换热管的制造在GB/T151-2014中规定,碳素钢、低合金钢换热管管端外表面应除锈至呈现金属光泽,因为换热器管端的除锈既能保证换热管与管板的焊接质量,又能减小换热管与管板的摩擦力,利于换热管装配,所以在生产实践中受到高度重视,出现了很多除锈方法和装置。
现有技术一般采用手动抛光轮或砂带轮进行抛光,这种方式存在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而利用角磨机连接钢丝轮旋转对换热管表面进行打磨抛光除锈则由于钢丝轮与换热管是一个平面接触,需要不停旋转换热管实现360度除锈,其除锈效率也较低。
基于此,亟需一种除锈装置,用以解决如上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锈装置,能够实现对待除锈件自动化360°除锈,提高了除锈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除锈装置,包括:
除锈组件,所述除锈组件包括固定连接的连接部和除锈部,所述除锈部沿所述连接部的内壁呈环形设置;
套筒,所述套筒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套筒内固定连接有所述连接部,待除锈件的一端能够伸入所述套筒内与所述除锈部接触。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成螺旋形设置,所述除锈部沿所述连接部的内壁螺旋设置形成螺旋中心,所述待除锈件一端伸入所述螺旋中心与所述除锈部周向抵接。
可选地,所述套筒的内壁设有与所述连接部相配合的第一内螺纹。
可选地,所述套筒上设有多个出屑孔。
可选地,所述套筒包括固定连接的除锈套筒和连接套筒,所述除锈套筒内安装有所述除锈组件,所述连接套筒的直径小于所述除锈套筒的直径。
可选地,所述除锈套筒和所述连接套筒为同轴设置。
可选地,多个所述出屑孔设于所述连接套筒上。
可选地,所述除锈装置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动力源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套筒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除锈装置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固定连接于所述除锈套筒的开口处,所述顶盖上设有供所述待除锈件插入的定位孔。
可选地,所述套筒为尼龙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除锈装置,通过固定连接的连接部和除锈部,除锈部沿连接部内壁呈环形设置以增大除锈部的除锈面积,且进一步设置套筒,将连接部固定于套筒内,待除锈件的一端能够伸入套筒内与除锈部接触,套筒能够绕自身轴线旋转以带动除锈部旋转,实现对待除锈件自动化360°除锈而不需旋转待除锈件,提高了除锈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锈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廊坊广厦新源石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廊坊广厦新源石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979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导丝接口的防护罩及防护罩套装
- 下一篇:一种拉丝机用塔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