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送管道保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97747.8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09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宋定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鑫密熔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4 | 分类号: | F16L9/14;F16L57/02;F16L57/04;F16L59/02;F16L59/04;F16L59/065;F16L5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富丽娟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送 管道 保温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送管道保温结构,通过在物料输送管道的外管壁上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耐火层、保温层和隔热层,一方面减少了热量的平白散失,达到节能的目的,另一方面防止输送管道温度过高,保证其周围可以停留人员以及存放物品,安装和运行设备,最后还会增加物料输送管道的寿命和性,耐火层的内外表面上均设置有岩棉层,岩棉层的外表面设置有耐火专用丝网,耐火专用丝网与耐火层之间设置有缓冲件,隔热层外表面设置有真空管道,岩棉层、耐火专用丝网和缓冲件的共同作用,可以有效防止输送管道的热胀冷缩现象,导致保温结构层经常因为输送管道的热应力而发生破裂变形,极易影响输送管道的保温、能源的节约,以及附近设备的安全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保温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送管道保温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回转窑物料输送管道,一般都缺乏专门的保温结构,或者在物料输送管道上包裹上一层简单的保温层,导致输送管道本身和其周围环境的温度很高,一方面造成热量的平白散失,另一方面输送管道温度过高导致其周围无法长时间停留人员以及存放物品,也无法安装设备,高温还会影响物料输送管道的寿命和性能,另外一些用于输送管道的保温结构,保温结构不合理,保温效果不好,无法适应输送管道的热胀冷缩现象,导致保温结构层经常因为输送管道的热应力发生破裂变形,极易影响输送管道的保温、能源的节约,以及附近设备的安全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管道保温结构,以解决回转窑物料输送管道热量的散失快,以及现有的输送管道的保温结构,无法适应输送管道的热胀冷缩现象,导致保温结构层经常因为输送管道的热应力发生破裂变形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输送管道保温结构,包括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的外管壁上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耐火层、保温层和隔热层,所述耐火层的内外表面上均设置有岩棉层,所述岩棉层的外表面设置有耐火专用丝网,所述耐火专用丝网与所述耐火层之间设置有缓冲件,所述隔热层外表面设置有真空管道。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耐火层是耐火砖预制件堆砌而成的管状结构,所述耐火砖预制件的上下两表面均设置为与所述输送管道相匹配的弧形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缓冲件为设置在所述耐火砖预制件的上下两表面上的凸块,所述耐火砖预制件的单面的所述凸块数量至少为一个。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缓组件为设置在所述耐火砖预制件的上下两表面上的波浪面或锯齿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保温层3由耐火浇注料和双层套管组成,所述耐火浇注料灌注在所述双层套管之间形成的密闭腔体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双层套管为硅酸铝管,所述硅酸铝管分为相互套装且口径大小不一致的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和外管两端通过焊接密封。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隔热层为硅酸钙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能达到以下有益有益效果之一的是:
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输送管道保温结构,通过在物料输送管道的外管壁上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耐火层、保温层和隔热层,一方面减少了热量的平白散失,达到节能的目的,另一方面防止输送管道温度过高,保证其周围可以停留人员以及存放物品,安装和运行设备,最后,输送管道、耐火层、保温层和隔热层的整体加厚结构,还会增加物料输送管道的寿命和性,耐火层的内外表面上均设置有岩棉层,岩棉层的外表面设置有耐火专用丝网,耐火专用丝网与耐火层之间设置有缓冲件,隔热层外表面设置有真空管道,岩棉层、耐火专用丝网和缓冲件的共同作用,可以有效防止输送管道的热胀冷缩现象,导致保温结构层经常因为输送管道的热应力而发生破裂变形,极易影响输送管道的保温、能源的节约,以及附近设备的安全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鑫密熔料有限公司,未经郑州鑫密熔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977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