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屋顶防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97241.7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35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程利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毅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3/00 | 分类号: | H02G13/00;H01R4/66 |
代理公司: | 上海千寻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53 | 代理人: | 吴红斐;吴小丽 |
地址: | 201615 上海市松江区九亭***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屋顶 防雷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屋顶防雷系统,包括围栏、避雷带和连接装置,所述的围栏沿着所述屋顶的周边设置,所述的围栏内部具有空腔,且所述的空腔内间隔设有若干个与建筑物内的钢筋分别相连的第一导电体,且所述的第一导电体在所述空腔内竖直延伸;所述的避雷带沿着所述的围栏设置,且所述的避雷带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的围栏上;所述的连接装置设置在所述的空腔内,且所述的连接装置与所述的第一导电体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的第一导电体分别通过一个所述的连接装置与所述的避雷带导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防雷系统防雷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屋顶防雷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建筑物的屋顶上都会安装避雷针,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会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避雷针的顶端会形成局部电场集中的空间,以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再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
现有的建筑内都设有钢筋骨架,在屋顶设置吸引雷电的避雷带,再将避雷带与建筑物内的钢筋连接,即可将雷电引入地下,利用建筑物内的钢筋防雷,不仅经济、方便、省事,效果也好。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由于避雷带与建筑物内的钢筋直接焊接或者绑扎连接且连接处外露,时间一长,连接处因生锈或者松动容易出现接触不良,从而影响防雷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屋顶防雷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避雷带与建筑物内的钢筋直接焊接或者绑扎连接且连接处外露,时间一长,连接处因生锈或者松动容易出现接触不良,从而影响防雷效果的技术问题,通过设置位于围栏空腔内的连接装置来连接避雷带和建筑物内的钢筋,连接装置使得避雷带和建筑物内的钢筋连接更加紧密牢靠,且连接装置位于围栏空腔内,使得连接装置受到保护,使用寿命更长,效果更好,实现了防雷系统防雷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屋顶防雷系统,所述的防雷系统包括:
围栏,所述的围栏沿着所述屋顶的周边设置,所述的围栏内部具有空腔,且所述的空腔内间隔设有若干个与建筑物内的钢筋分别相连的第一导电体,且所述的第一导电体在所述空腔内竖直延伸;
避雷带,所述的避雷带沿着所述的围栏设置,且所述的避雷带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的围栏上;
连接装置,所述的连接装置设置在所述的空腔内,且所述的连接装置与所述的第一导电体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的第一导电体分别通过一个所述的连接装置与所述的避雷带导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避雷带通过若干个间隔设置的支架固定在所述的围栏的顶面上,所述的支架的底端固定在所述的围栏内,所述的支架的顶端位于所述的围栏的顶面之上,且所述的支架的顶端上开设有供所述的避雷带水平贯穿的穿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装置包括:
第二导电体,所述的第二导电体的顶端与所述的避雷带固定相连;
第三导电体,所述的第三导电体的顶端与所述的第二导电体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三导电体内具有允许所述的第一导电体的顶端插入并移动的滑腔;
固定装置,所述的第一导电体通过所述的固定装置固定在所述的第三导电体内,且所述的第一导电体110与所述的第三导电体610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导电体的顶端与所述的避雷带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件包括供所述的避雷带贯穿的水平连通孔和供所述的第二导电体竖直插入的竖直连通孔,所述的水平连通孔和所述的竖直连通孔垂直相交并连通,所述的第二导电体与所述的避雷带在所述的水平连通孔和所述的竖直连通孔的连通处固定连接,且所述的连接件绝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毅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毅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972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弯管打磨用夹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压强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