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过微创方式加固腹壁薄弱区的填充物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94626.8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83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谢永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永伟 |
主分类号: | A61F2/00 | 分类号: | A61F2/00;A61B17/00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001 | 代理人: | 吴嘉滨 |
地址: | 35000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方式 加固 腹壁 薄弱 填充物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过微创方式加固腹壁薄弱区的填充物支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人造网片和可折叠固定杆,所述可折叠固定杆包括端部依次通过柔性绳连接的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所述可折叠固定杆的侧面还设置有若干个固定环;所述人造网片通过连接绳与所述固定环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通过微创的方式在腹壁薄弱区:肌耻骨孔区,很好地将人造网片进行展开,以达到高效、便捷地完成对腹壁疝可能突出的薄弱部位进行覆盖加固,提高了手术的效率和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过微创方式加固腹壁薄弱区的填充物支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疝气,即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常见的疝有脐疝,腹股沟直疝、斜疝,切口疝、手术复发疝、白线疝、股疝等。而腹股沟区是位于下腹壁与大腿交界的三角区,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包块。根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腹股沟疝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两种。腹股沟斜疝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如若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
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取得重大进展。腹腔镜下全腹膜外修补术(简称TEP)只需两个0.5㎝、一个1㎝的切口,不进入腹腔,在腹膜外将疝袋拉回腹腔,再用人造网片覆盖疝突出的缺口及腹壁薄弱区。此法适合腹股沟疝及复发疝的治疗,且创伤相对小、恢复较快、复发率低。但是在植入人造网片的过程中,操作复杂,需要全麻下多人配合手术。将人造网片揉成长条,待长条形的人造网片植入后需要用手术装备在人体内将长条状的人造网片展开,耗费人力、物力,严重影响手术效率,并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因此急需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人造网片展开耗时、耗力、耗物、手术效率较低、费用高,需住院及全麻手术有一定禁忌症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肌耻骨孔区填充物支架,其稳定性好,结构简单,无需住院、全麻条件,能够非常方便地在目标区域展开人造网片,效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过微创方式加固腹壁薄弱区的填充物支架,包括人造网片和可折叠固定杆,所述可折叠固定杆包括端部依次通过柔性绳连接的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所述可折叠固定杆的侧面还设置有若干个固定环;所述人造网片通过连接绳与所述固定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杆为红色,所述第二支杆为绿色,所述第三支杆为黄色,所述第四支杆为蓝色。
进一步地,所述人造网片为类矩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的侧面设置的固定环至少有两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夹取设置的支杆从而能达到可在门诊局麻条件下,通过微创手术在腹壁薄弱区快速展开人造网片进行加固的目的,提高了手术的效率,且无需住院全麻,恢复快,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固定杆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人造网片;2、可折叠固定杆;201、第一支杆;202、第二支杆;203、第三支杆;204、第四支杆;205、固定环;206、连接绳;3、柔性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永伟,未经谢永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946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用剥板栗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体育臂力锻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