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热转换发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93825.7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86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暖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42 | 分类号: | H05B3/42;F24H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徐家升 |
地址: | 528427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热 转换 发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热转换发热装置,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发热管和水路连接管,所述水路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接口,所述水路连接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管卡,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该电热转换发热装置,通过水路连接管采用扁螺旋式弯成形,水路连接管的外表面与发热管的外表面贴合,使发热管与水路连接管的热阻很低,而发热管采用多条直管平铺布局,不进行弯曲成形,不需要弯曲的R位空隙,尽可能的保障在单位面积内发热管与水路连接管之间的热传导有效截面积,采用多条发热管,解决目前大多电发热厂家做不到单支小加热管做大功率的认证难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热转换发热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全世界在节能减排上要求越来越高,中国也在节能减排的工作尽了不少的力量,比如近几年为节能减排、改善雾霾对一些大城市进行了车辆限行措施,生活供暖、工业生产等领域限煤禁煤政策。在现今的生活中北方寒冷的地区供暖需求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在很多工业生产中使用热水的需求也是不可缺少的。那么在限制和禁止使用燃烧散煤的情况下,电作为前端综合治理排放,末端零排放的清洁能源无疑成了首选。
现在市面上使用电为制热的设备,常见的适合大众消费的成熟产品都是以日用电加热管泡在装水的容器里进行加热和日用电加热管配合不锈钢管道,利用铝合金铸造一起进行加热,前者价格便宜易结水垢烧坏及漏电,后者在小体积大功率的应用领域稳定性不高,主要表现在水路连接管阻力大、发热管制程工艺控制难,易出现烧坏发热管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热转换发热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电为制热的设备价格便宜易结水垢烧坏及漏电,在小体积大功率的应用领域稳定性不高,易出现烧坏发热管现象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热转换发热装置,包括压铸体和外接水管,所述压铸体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机构;
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发热管和水路连接管,所述水路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接口,所述水路连接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管卡,所述发热管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脚,所述水路连接管位于压铸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压铸体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的正面均贯穿开设有第一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压铸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的正面均贯穿开设有第二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水路连接管的一端贯穿压铸体一侧的顶部并延伸至压铸体的外部,并且所述水路连接管的外表面且位于压铸体的外部通过固定卡固定连接与压铸体的外表面,所述水路连接管的另一端贯穿压铸体另一侧的下方并延伸至压铸体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外接水管靠近压铸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O型密封圈,所述水路连接管采用扁螺旋式弯成形,并且所述水路连接管缠绕在发热管的外表面,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端部均采用冲压扩口翻边工艺。外接水管与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均采用径向密封连接,使用管卡固定。
优选的,所述水路连接管的外表面与发热管的外表面贴合,所述发热管采用多条直管平铺布局,并且所述发热管设置有多个,所述发热管的顶端贯穿压铸体的顶部并延伸至压铸体的外部,所述发热管的底端贯穿压铸体的底部并延伸至压铸体的外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热转换发热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暖热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暖热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938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语文汉字教学设备
- 下一篇:一种液流检测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