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航空货运用集装箱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91298.6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10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泛非快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18 | 分类号: | B65D90/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叶镇豪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 货运 集装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航空货运用集装箱,包括箱体,箱体的下端面靠近左右两侧位置均设置有让位槽,且让位槽的内侧设置有调节支腿,调节支腿包括升降板,升降板的下表面靠近前后两端位置均固定设置有滚轮,且升降板的上表面靠近前后两端位置均固定设置有导向柱,升降板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与导向柱配合的导向孔,导向柱的上端安插在导向孔内。设置的升降板上端的导向柱安插在导向孔内内实现对升降板的上下活动导向,旋拧调节螺丝顶紧固定座使得升降板向下移动从而使得滚轮着地支撑方便对箱体的灵活移动,使得集装箱的装卸转运更加的方便灵活,大大的提高集装箱的装卸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航空货运用集装箱。
背景技术
集装箱,是指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使用集装箱转运货物,可直接在发货人的仓库装货,运到收货人的仓库卸货,中途更换车、船时,无须将货物从箱内取出换装,因此集装箱是一种伟大的发明,集装箱最大的成功在于其产品的标准化以及由此建立的一整套运输体系。能够让一个载重几十吨的庞然大物实现标准化,并且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船舶、港口、航线、公路、中转站、桥梁、隧道、多式联运相配套的物流系统,这的确堪称人类有史以来创造的伟大奇迹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发现现有的航空货运用集装箱在进行装卸货时往往对于集装箱的移动调节不方便,在对集装箱进行移动时往往太过依赖吊车或者叉车,导致集装箱的转运装卸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空货运用集装箱,旨在改善现有的航空货运用集装箱的转运装卸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航空货运用集装箱,包括箱体,箱体的下端面靠近左右两侧位置均设置有让位槽,且让位槽的内侧设置有调节支腿,调节支腿包括升降板,升降板的下表面靠近前后两端位置均固定设置有滚轮,且升降板的上表面靠近前后两端位置均固定设置有导向柱,升降板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与导向柱配合的导向孔,导向柱的上端安插在导向孔内,且导向柱的上端部设置有挂台,导向孔的内侧上端部设置有对导向柱的挂台进行上下活动让位的导向槽,升降板的下表面中间部位旋拧穿插有调节螺丝,通过设置的升降板上端的导向柱安插在导向孔内内实现对升降板的上下活动导向,并通过旋拧调节螺丝顶紧固定座使得升降板向下移动从而使得滚轮着地支撑方便对箱体的灵活移动,使得集装箱的装卸转运更加的方便灵活,大大的提高集装箱的装卸效率。
进一步的,箱体的上端口设置有可拆卸打开的箱盖,且箱体的前端面设置有可转动打开的箱门,通过设置的可打开的箱门方便对箱体内侧的货物的检查。
进一步的,箱盖的下表面设置有凸起的卡台,且箱盖的上表面靠近有两端位置均设置有插孔,箱盖通过卡台卡在箱体的上端口实现对箱体上端口的封堵。
进一步的,箱体的上端口边缘设置有与插孔配合的插头,且插头的上端穿过箱盖的部位纵向穿插有插杆,通过设置的插杆穿过插头实现对箱盖的限位固定。
进一步的,箱门的右端设置有可上下转动锁板,且锁板的右端设置有向下开口的扣槽,箱体的前端面设置有与扣槽配合的挂柱,并通过设置的锁板的转动使得扣槽卡在挂柱上实现对箱门关闭时的锁止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升降板上端的导向柱安插在导向孔内内实现对升降板的上下活动导向,并通过旋拧调节螺丝顶紧固定座使得升降板向下移动从而使得滚轮着地支撑方便对箱体的灵活移动,使得集装箱的装卸转运更加的方便灵活,大大的提高集装箱的装卸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泛非快递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泛非快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912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导热系数保温板
- 下一篇:一种采用重力自复位结构的船舶可倒式雷达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