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结构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87590.0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82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沈晓斌;张艳;周文星;朱咸龙;夏明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骏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300 江苏省淮安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结构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结构模组,包括壳体组件、电芯、汇流排和易拆装夹具,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且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侧面均开设有焊接面,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两端均设有一体式的端脚,所述电芯的两端均设置有极耳,且极耳的顶端与汇流排相贴合,所述极耳的顶端设有一体式的弯曲缓冲区域;通过将壳体采用铝挤出成型设计,左右两部分通过摩擦搅拌焊接工艺加工成一体,有效的提高了模组的机械强度,同时在电芯正负极极耳根部进行波浪形设计,能够有效的避免了应力集中,避免极耳根部损坏,保护电池模组在挤压、碰撞、冲击等极端工况条件下保护电池能正常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模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结构模组。
背景技术
电池模组可以理解为锂离子电芯经串并联方式组合,加装单体电池监控与管理装置后形成的电芯与pack的中间产品,一般的电池模组主要由外壳体、电芯、极耳、汇流排和FPC组成。
现有电池模组中的外壳体,一般采用钣金冲压工艺制成,所能选用的材料强度低,挖孔偷料对模组外观及防护均有所限制,所以钣金壁厚一致无法进行减重设计,导致电池模组的整体强度不高,并且现有电池模组内的电芯极耳走直线转90度与汇流排贴平,再通过螺栓、焊接等方式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导致电池模组在整车中碰撞、挤压后,极耳的走直线区域会存在撕扯、断裂的可能,导致整个电池系统的失效,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强度结构模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结构模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电池模组中的外壳体,一般采用钣金冲压工艺制成,所能选用的材料强度低,挖孔偷料对模组外观及防护均有所限制,所以钣金壁厚一致无法进行减重设计,导致电池模组的整体强度不高,并且现有电池模组内的电芯极耳走直线转90度与汇流排贴平,再通过螺栓、焊接等方式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导致电池模组在整车中碰撞、挤压后,极耳的走直线区域会存在撕扯、断裂的可能,导致整个电池系统的失效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结构模组,包括壳体组件、电芯、汇流排和易拆装夹具,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且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侧面均开设有焊接面,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两端均设有一体式的端脚,所述电芯的两端均设置有极耳,且极耳的顶端与汇流排相贴合,所述极耳的顶端设有一体式的弯曲缓冲区域。
优选的,所述易拆装夹具包括第一L形组件和第二L形组件,所述第一L形组件与第二L形组件之间设有拉紧机构,所述第一L形组件和第二L形组件的端部均开设有与端脚相适配的脚口,所述脚口与端脚之间设有卡合机构。
优选的,所述拉紧机构包括开设在第一L形组件内部的拉簧室,所述拉簧室的顶端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顶端贯穿至第一L形组件的外部,所述连接杆的顶端与第二L形组件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卡合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L形组件和第二L形组件顶端内部的弹簧室,所述弹簧室的顶端连接有伸缩卡块,所述伸缩卡块的顶端处于脚口的内部,所述端脚的内部开设有与伸缩卡块相对应的卡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L形组件和第二L形组件的顶端均设有与伸缩卡块相对应的拉杆,所述拉杆的底端贯穿至弹簧室的内部,所述拉杆的底端与伸缩卡块的底端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脚口的一侧开设有与伸缩卡块顶端尺寸相对应的矩形弹出孔,且矩形弹出孔与弹簧室相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L形组件的底端开设有与连接杆相对应的拉孔,且拉孔与拉簧室相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壳体采用铝挤出成型设计,左右两部分通过摩擦搅拌焊接工艺加工成一体,有效的提高了模组的机械强度,同时在电芯正负极极耳根部进行波浪形设计,能够有效的避免了应力集中,避免极耳根部损坏,保护电池模组在挤压、碰撞、冲击等极端工况条件下保护电池能正常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骏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淮安骏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875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力电池实验室安全系统
- 下一篇:一种照明时间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