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胃管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86470.9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92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汪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谭科学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包括母带和固定带,所述母带为一长条状的软带,在软带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耳部固定结构,所述固定带包括固定端、与固定端一体设置的自由端,所述固定端固定在所述软带的一个厚度面上,所述自由端设置有粘结剂,且在固定端设置有自由端过孔,所述母带位于固定带的另一厚度面上也设置有粘结剂。通过粘结剂使母带与皮肤形成初步固定,再通过耳部固定结构与耳部形成固定,使固定带本身的固定可靠、稳定;同时,固定带的自由端穿过固定端对胃管形成缠绕式包围固定,再用粘贴剂粘结于胃管壁上,形成平抬高举式固定,该方式对皮肤零接触,其作用压力为零,因此,不会对皮肤造成损伤,有效减少了鼻部黏膜损伤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胃管固定的装置。
背景技术
胃管从鼻孔进入,通过鼻咽部,然后进入食管,沿食管向下进入胃腔内,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一段时间内,胃管会一直留在体内,留在体外的部分应进行固定,避免对患者带来不便。
现有技术通常用粘布直接将胃管固定在鼻部黏膜上,由于鼻黏膜很薄,且无脂肪组织,局部受胃管壁压迫后,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再加上分泌物的存在易形成潮湿环境,容易对鼻部鼻黏膜及皮肤造成损伤;同时,该方式由于将胃管直接压在皮肤上,有部分区域直接与皮肤接触,并没有与粘布全接触,因此,其固定效果并不稳定,长时间使用时,可能松动,甚至是脱落。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固定方式进行改进,可以避免与皮肤接触对皮肤造成损伤,同时,也可以提高固定效果,为胃管的安全使用提供帮助。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可以有效固定胃管,且避免与鼻部皮肤直接接触,以解决现有技术容易损伤皮肤和固定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胃管固定装置,包括母带和固定带,所述母带为一长条状的软带,在软带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耳部固定结构,所述固定带包括固定端、与固定端一体设置的自由端,所述固定端固定在所述软带的一个厚度面上,所述自由端设置有粘结剂,且在固定端设置有自由端过孔,所述母带位于固定带的另一厚度面上也设置有粘结剂。
进一步,所述固定带固定在所述母带的中部区域。
进一步,所述母带位于固定带的左右两侧同一厚度面均设置有副固定结构。
进一步,所述副固定结构包括副固定带,所述副固定带的一端与母带固定,另一端自由延伸设置,自由延伸端与母带之间设置有固定毛粘。
进一步,所述副固定带上设置有自由延伸端过孔。
进一步,所述耳部固定结构包括两根绑线,两根绑线的一端与母带固定,另一端自由设置,在自由设置的一端均设置粘结毛粘。
进一步,母带上的粘结剂设置在母带的中部区域,在粘结剂以外的区域设置防滑条。
进一步,所述防滑条为采用硅胶材料制成的波浪条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粘结剂使母带与皮肤形成初步固定,再通过耳部固定结构与耳部形成固定,使固定带本身的固定可靠、稳定;同时,固定带的自由端穿过固定端对胃管形成缠绕式包围固定,再用粘贴剂粘结于胃管壁上,形成平抬高举式固定,该方式对皮肤零接触,其作用压力为零,因此,不会对皮肤造成损伤,有效降低鼻部黏膜的损伤率,另外,该方式由于对胃管壁全面接触,因此,增加了固定面积,提高了固定效果,可靠性得到显著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864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须额外加装发电机的高效率电磁吸盘供电电路
- 下一篇:船舶放置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