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叠式大熊猫窜笼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84667.9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14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兰景超;黄祥明;杨奎兴;吴孔菊;谢意;袁博;陈敏;彭文培;奉永友;张晓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
主分类号: | A01K1/03 | 分类号: | A01K1/03;A01K1/035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白小明 |
地址: | 61008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式 大熊猫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式大熊猫窜笼,属于大熊猫人工饲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大熊猫饲养房之间的窜笼设备,以解决大熊猫从一个房间向另一个房间转移时,工作人员亲自去开门存在安全隐患及出来后的大熊猫会到处乱跑的缺陷,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饲养房,两个饲养房相对的中间设置有通道,两个进出口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框,每个固定框相对的两侧及顶部分别设置有多个偶数个门扇,依次相邻门扇之间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框最中间的两个所述门扇之间通过多个固定组件可拆卸式固定,每个所述固定框远离所述门扇的一侧设置有推拉门。使工作人员和大熊猫隔开,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同时防止大熊猫从一个饲养房出来后到处乱跑。
技术领域
一种折叠式大熊猫窜笼,本实用新型属于大熊猫人工饲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大熊猫饲养房之间的窜笼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熊猫属于肉食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
截止2011年10月,全国圈养大熊猫数量为333只。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经过进化,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牙齿和消化道还保持原样,仍然划分为食肉目。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现存的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大熊猫本性温和,看起来憨萌可爱,但生性敏感,大熊猫的爪子非常锋利,从其生理优势、攻击方式等方面来看,大熊猫的战斗力是不可小觑的,近几年,被大熊猫咬伤的事件屡见不鲜。
圈养大熊猫饲养一段时间后,当体格变大或需要清理、消毒已居住的饲养房时,需要从一个饲养房输送至另一个饲养房,当工作人员直接打开门从一个饲养房放出后,有时候会攻击工作人员,此外,它们有自己的性格,会到处溜达,不会直接进入另一个指定的饲养房,工作人员驱赶时,大熊猫会进一步攻击工作人员,还会到处乱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大熊猫窜笼,以解决大熊猫从一个房间向另一个房间转移时,工作人员亲自去开门存在安全隐患及出来后的大熊猫会到处乱跑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折叠式大熊猫窜笼,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饲养房,两个饲养房相对的中间设置有通道,两个所述饲养房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中心轴位于同一直线上的进出口,两个所述进出口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框,每个所述固定框相对的两侧及顶部分别设置有多个偶数个门扇,依次相邻所述门扇之间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框最中间的两个所述门扇之间通过多个固定组件可拆卸式固定,每个所述固定框远离所述门扇的一侧设置有推拉门。
使用时,将每个固定框上连接的门扇打开,先对称打开两侧的门扇,再打开两侧上部的门扇,上部的门扇边缘压在两侧门扇的上部边缘上,两个所述固定框最中间的两个所述门扇即为一个固定框远离固定框一侧边缘的门扇与另一个固定框远离固定框一侧边缘的门扇,它们之间通过多个固定组件可拆卸式固定,使所有门扇与固定框及地面之间形成长方体形的窜笼,在打开推拉门,使大熊猫从一个饲养房从一个饲养房的进出口、窜笼、另一个饲养房的进出口进入另一个饲养房内,使工作人员和大熊猫隔开,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同时防止大熊猫从一个饲养房出来后到处乱跑,当输送完大熊猫后,关闭两个推拉门,将固定组件打开,将上部及两侧的门扇折叠起来,占地面积小,此外两个饲养房之间还形成了工作人员可以任意通过的通道,方便工作。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进出口位于靠近地面的一侧,方便大熊猫进出;固定组件用于固定两个固定框末端相接壤的两个门扇,可以横向设置,也可以竖向设置,只要能将两个门扇固定即可。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门扇包括由钢板围成的矩形框及位于所述矩形框内的多个圆钢。方便加工,钢板有一定的厚度,方便上部门扇置于竖向门扇的上部钢板上,起支撑作用,稳定牢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未经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846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