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爬行象甲的简易诱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184412.2 | 申请日: | 2020-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81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福;郭晓春;刘倬志;徐德兵;卯吉华;贾代顺;闫争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M1/16 | 分类号: | A01M1/16;A01M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龚家骅 |
| 地址: | 650204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爬行 简易 诱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爬行象甲的简易诱捕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的直径小于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均设有活动卡齿,所述活动卡齿的长度为10cm。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外壁上等间距分布粘有多个强力背胶粘扣。本实用新型(1)物理诱捕是事前防治的手段,比化学试剂扑杀与熟果时再进行事后管理,效果更佳,能达到较好的增产效果。(2)在象甲虫铺满粘板时,该装置操作简单,粘板可以及时更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搜集辅助装置,具体为用于爬行象甲的简易诱捕装置。
背景技术
爬行象甲,学名板栗实象,属鞘翅目,象虫科。中国各板栗产区均有分布为宜。寄主是栗属植物,还有榛、栎等植物。该虫以幼虫为害栗实,栗实被害率可达80%以上,是为害板栗影响安全贮藏和商品价值的一种重要害虫。主要为害板栗和茅栗,亦可为害其他一些栎类。成虫咬食嫩叶、新芽和幼果;幼虫蛀食果实内子叶,蛀道内充满虫粪。
目前采用的主要防治方法为①适期采收,栗苞堆放时用熏蒸杀虫剂熏杀。
②栗实熏蒸。栗实脱粒后在密闭的仓库或塑料棚内用溴甲烷或二硫化碳熏蒸坚果。③利用成虫的假死性,于早晨露水未干时,在树下铺塑料薄膜,轻摇树枝,兜杀成虫。④成虫羽化后,常在树冠上活动和取食,由于成虫体外有抗药性强的蜡质层。
上述四种方法需要较多的人力或化学试剂污染环境,所以缺少一种提前防治物理性质,对羽化后的成虫也能起到不错效果的诱捕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爬行象甲的简易诱捕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用于爬行象甲的简易诱捕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的直径小于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均设有活动卡齿,所述活动卡齿的长度为10cm。
在上述装置中,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前端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环后端的两侧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通过连接链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的连线与第二固定环的平面形成夹角,所述夹角为45°~60°,所述连接链的长度为20~30cm。
在上述装置中,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上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卡齿对称设有用于紧固的带有通孔的垫片。
在上述装置中,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外壁上等间距分布粘有多个强力背胶粘扣。
该装置还包括多个单面粘板,所述单面粘板的背面设有背胶粘扣布。
在上述装置中,所述背胶粘扣布与强力背胶粘扣的数量一一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物理诱捕是事前防治的手段,比化学试剂扑杀与熟果时再进行事后管理,效果更佳,能达到较好的增产效果。(2) 在象甲虫铺满粘板时,该装置操作简单,粘板可以及时更换。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爬行象甲的简易诱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爬行象甲的简易诱捕装置的活动卡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爬行象甲的简易诱捕装置提供的单面粘板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固定环;1a、第一固定孔;2、第二固定环;2a、第二固定孔;3、连接链;4、活动卡齿;5、强力背胶粘扣;6、背胶粘扣布;7、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未经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844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婴幼儿游泳专用充气泳池
- 下一篇:一种可实时监控分析的计算机教学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