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与交通道路相交的水电站水工隧洞出口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182653.3 | 申请日: | 2020-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12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曹驾云;何兴勇;陈世全;王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9/06 | 分类号: | E02B9/06;E02B9/00;E01F5/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陈仁平 |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交通 道路 相交 水电站 水工 隧洞 出口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与交通道路相交的水电站水工隧洞出口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施工方便、节省施工场地、结构稳定且造价低廉的与交通道路相交的水电站坝体水工隧洞出口结构,包括水工隧洞,水工隧洞包括位于山体内的山体洞段和设置于山体洞段出口端的明渠段,水工隧洞从山体穿出的出口处向外延伸的设置有明洞段,明洞段连通设置于山体洞段与明渠段之间,明洞段的洞型设置为城门洞型,在明洞段的洞体上方设置有由回填石渣形成的石渣层,石渣层上方设置交通路面。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城门洞型的明洞段以及回填石渣形成的石渣层,可改善应力分布,增强结构稳定性,提高承载能力,减小工程量和投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与交通道路相交的水电站水工隧洞出口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中国的西南区域正修筑与规划设计多座坝200m级以上高坝水电工程,如双江口315m、两河口295m、如美315m、叶巴滩217m等。这些高坝均位于高山峡谷中,河床两侧边坡陡峭,场地布置有限,且场地极其狭窄,施工场区的各个建造物间施工的相互干扰情况十分常见,给工程结构安全和顺利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
一般情况下,水工隧洞出口结构会采用明渠结构。在高坝水电工程建设中,部分工程会遇到上坝施工交通道路与水工隧洞出口结构相交的情况,为了避免水工隧洞出口的施工影响施工交通的通行,传统的做法是采用架桥方案,或者是改变交通道路的线路方案,错开与水工隧洞的交叉。然而,架桥方案可能因为交通道路高程较高,需要加高出口明渠段的两侧导墙,由于架桥载荷直接作用于两侧导墙,此时导墙不但要加高,还需要加厚,这将明显增加工程量和施工的难度,同时架桥本身结构的造价也较高;改线方案增加了平面布置范围和工程成本,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甚至很多情况下方案本身会由于狭窄的场地条件而无法实现。
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施工方便、节省施工场地、结构稳定且造价低廉的与交通道路相交的水电站水工隧洞出口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方便、节省施工场地、结构稳定且造价低廉的与交通道路相交的水电站水工隧洞出口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与交通道路相交的水电站水工隧洞出口结构,包括水工隧洞,水工隧洞包括位于山体内的山体洞段和设置于山体洞段出口端的明渠段,水工隧洞从山体穿出的出口处向外延伸的设置有明洞段,明洞段连通设置于山体洞段与明渠段之间,明洞段的洞型设置为城门洞型,在明洞段的洞体上方设置有由回填石渣形成的石渣层,石渣层上方设置交通路面。
进一步的是:明洞段的洞体内壁为钢筋混凝土层。
进一步的是:在石渣层背向山体的一侧设置有斜坡。
进一步的是:在斜坡的表面设置有干切石护面。
进一步的是:干切石护面的厚度取值50~80cm。
进一步的是:斜坡的坡比取值1:1.5~1:2。
进一步的是:在明洞段与明渠段连接的端部设置有向上伸出的隔墙结构。
进一步的是:隔墙结构采用矩形洞门结构,其顶部高程高于明洞段的洞顶高程1~2m。
进一步的是:明渠段的边墙结构的顶部高程与明洞段的边墙的顶部高程齐平。
进一步的是:在明渠段的下游端设置有出口护底结构,出口护底结构采用齿槽内堆筑块石串,上部堆筑钢筋石笼的组合结构;钢筋石笼的顶部高程与明渠段的过水底部高程齐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826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芥蓝种植用新型浇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换挡臂总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