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红外加热盘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180071.1 | 申请日: | 2020-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82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何军波;李林峰;贺庆林;叶列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苏豫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65/20 | 分类号: | B29C65/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何艳娥 |
| 地址: | 20180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红外 加热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红外加热盘,包括:热模和金属加热盘,热模两侧分别设置有金属加热盘,金属加热盘包括金属盘、固定架和发热丝,固定架固定在热模上,金属盘固定在固定架上,金属盘上设置有与塑料焊接件焊接面轮框相同的固定槽,发热丝均匀设置于固定槽内。如上,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金属红外加热盘,解决现有技术中塑料焊接件与焊接热板分离时会有塑料粘在热板上、塑料焊接件加热不一致、焊接热板很大部分的表面处于无用状态造成能源的浪费、加热棒需要被加热的温度实际上比热板的温度要高造成焊接热板及部分零件寿命下降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配件焊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红外加热盘。
背景技术
目前,如图1所示,焊接机构包括热模1、焊接热板2、加热棒3和热电偶4,焊接热板2固定在热模1上,多个加热棒3穿设于焊接热板2内部,热电偶4固定在焊接热板2侧边,通过加热棒3加热焊接热板2,通过接热板的高温将塑料焊接件焊接筋熔化,之后,塑料焊接件与热板分离,塑料焊接件进行固化冷却。
1、在这个过程中塑料焊接件与焊接热板接触熔化时,因为塑料熔点低,会附着在焊接热板上,塑料焊接件与焊接热板分离时会有塑料粘在焊接热板上,导致拉丝甚至破坏塑料焊接件完整性,焊接效果会被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且被粘的塑料一直被高温熔化,会产生有毒气体危害人体和污染空气。
2、多个加热棒加热焊接热板,会因为加热棒分散的原因导致焊接热板热量不均匀,使得塑料焊接件加热不均匀。
3、通过加热棒将热量传递到整个焊接热板上,热量会分布在整个焊接热板上,但是焊接需要的仅仅是与焊接筋接触的一小部分表面,这样造成热板很大部分的表面处于无用状态,白白浪费热能,造成能源的浪费。
4、焊接热板面积大,需要将整个焊接热板加热到设定温度,必然付出的电能更高,加热棒需要被加热的温度实际上比热板的温度要高,这样长期高温高负荷,会造成焊接热板及部分零件寿命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红外加热盘,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塑料焊接件与焊接热板分离时会有塑料粘在热板上、塑料焊接件加热不一致、焊接热板很大部分的表面处于无用状态造成能源的浪费、加热棒需要被加热的温度实际上比热板的温度要高造成焊接热板及部分零件寿命下降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红外加热盘,包括:热模和金属加热盘,所述热模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金属加热盘,所述金属加热盘包括金属盘、固定架和发热丝,
所述固定架固定在所述热模上,所述金属盘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金属盘上设置有与塑料焊接件焊接面轮框相同的固定槽,所述发热丝均匀设置于所述固定槽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架通过紧固螺栓与所述热模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槽外设置有保护罩。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热电偶和红外控制器,所述金属盘侧边设置有所述热电偶,所述金属盘上设置有出线孔,所述发热丝的电缆穿过所述出线孔至所述金属盘外与所述红外控制器连接,所述红外控制器与所述热电偶连接。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金属红外加热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金属盘上设置有与塑料焊接件焊接面轮框相同的固定槽,发热丝均匀设置于固定槽内,只需要保证塑料焊接件的焊接面和金属盘平行即可实现加热一致,且降低了发热丝需加热面积,避免能源的浪费,另外,通过热电偶把金属盘温度反馈给红外控制器,红外控制器根据设置的温度对发热丝进行控制,若温度过低,控制发热丝提高热量的释放,若温度过高,控制发热丝降低热量的释放,使得金属盘处于一个稳定的温度。加热不会使塑料焊接件粘在热模上导致塑料焊接件的缺失而使得焊接不牢靠,即不会产生有毒气体危害人体和污染空气,设计合理,适于生产和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苏豫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苏豫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800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