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血管内科用输液报警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179879.8 | 申请日: | 2020-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58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翟丽荣;马彩萍;杜娟;李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酒泉市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5/168 | 分类号: | A61M5/168 |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10 | 代理人: | 孙稚源 |
| 地址: | 73500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血管 内科 输液 报警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血管内科用输液报警装置,包括操作板和红外检测模块,所述操作板的右侧固定安装红外检测模块,可以快速检测到输液袋底部的压力值,红外检测模块连接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分别连接报警模块和信号发射模块,报警模块连接报警信息,所述信号发射模块连接信号接受模块,所述信号接受模块连接中控台接收器,用于指示药液的剩余量,以提示病人或护理人员及时添加药液或停止输液,减小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从而防止因未及时添加药液或终止输液造成的医疗事故,并且报警装置可以单独使用,当中控台接收器接到报警时,直接到相应的床位进行处理,不用再进行人为判断,可以给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扩大了报警装置的局限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相关报警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血管内科用输液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输液是医务人员把救治病人的药物直接注射到病人血液里的一种治疗方法,其优点是见效快、加药或控制剂量方便等,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进入静脉,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在临床中已是一项必不可少治疗方式。
但由于输液时间长,病人及医护人员容易发生疏忽,造成输液完成后,忘记拔针血液回流的现象,因此需要一种输液用的报警装置,而传统的报警装置最大的弊端是在输液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持续监护,这种固定模式给医患人员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同时当液体低于一定量时,因不能及时通知护士容易导致事故发生,给医院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对病人产生二次伤害,还有的报警装置只适合于固定瓶体,长期使用容易损坏,对于一些空间较大,人员较多的地方,提醒声音很容易被盖过。因此如何解决此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血管内科用输液报警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智能感应反应釜观察装置在长时间使用的时候,不能很好的进行密闭,从而内部化学气体容易溢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输液报警装置,包括操作板和红外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板的底端固定连接辅助板块,所述操作板的顶端上表面固定安装操作开关,所述操作开关的一端固定安装显示灯,所述显示灯的一端固定安装报警灯,所述操作板的左侧固定安装传输天线,所述操作板的右侧固定安装红外检测模块,所述操作板的下侧固定安装卡扣,所述辅助板块的下端固定安装卡槽,所述辅助板块的背面上端固定安装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下侧固定安装充电口。
优选的,所述红外检测模块连接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分别连接报警模块和信号发射模块,所述报警模块连接报警信息,所述信号发射模块连接信号接受模块,所述报警信息和信号接受模块相连接,所述信号接受模块连接中控台接收器。
优选的,所述卡扣和辅助板块的下端固定安装的卡槽位置为相对应结构。
优选的,所述显示灯的颜色为绿的,且报警灯的颜色为红色。
优选的,所述操作板和辅助板块为圆形结构且在操作板和辅助板块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夹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血管内科用输液报警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酒泉市人民医院,未经酒泉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798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