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空作业车工作平台称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77871.8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74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赵春慧;徐贤伟;邵爱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青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1/04 | 分类号: | B66F11/04;B66F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王希刚 |
地址: | 2663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空作业 车工 平台 称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空作业车工作平台称重装置,包括悬臂,驱动悬臂移动的伸缩臂,安装在悬臂上的工作斗,以及连接悬臂和工作斗的连接钢板,所述连接钢板顶部设有传感器,所述悬臂靠近顶部两侧内表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传感器底部两侧设有贯穿悬臂和连接钢板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悬臂底部内表壁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传动螺杆。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限位杆与固定杆之间的连接,实现传感器的固定,通过齿条、齿轮、传动螺杆和螺纹套组成的传动系统,实现限位杆的竖直移动,从而便于限位杆进出固定槽,以实现其与固定杆之间的连接与脱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不会对传感器造成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空作业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高空作业车工作平台称重装置。
背景技术
高空作业车是运送工作人员和使用器材至高空对位于高空的设备进行安装、维护、清洗的专用特种车辆,与搭脚手架、梯子等传统的作业方式相比具有作业性能好、作业效率高、作业安全等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电力、交通、石化、通信、园林等基础设施行业。
目前国内的高空作业车,工作斗处大多没有安装限重装置,只能通过人为判断工作斗载重,对操作人员经验要求极高,可能会因超载导致翻车,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通常会在称重传感器来工作斗测量工作斗的重量以及工作斗内人或物的重量,从而实现对高空作业车的工作斗内的人或物限制的目的,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工作斗与工作臂的连接钢板的形变来测量工作的重量,工作的重量越大,则产生的形变就会越大,而安装在连接钢板(也就是工作斗的悬臂)上的应力片传感器也会随着连接钢板的形变面形变,从而测量工作斗的重量以及工作斗内人或物的重量。
高空作业车在高空工作的时候,人是站在工作斗内的,然而,大多传感器不便于固定,通过螺栓固定时,存在破坏传感器的情况,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称重传感器固定的高空作业车工作平台称重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高空作业车工作平台称重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高空作业车工作平台称重装置,包括悬臂,驱动悬臂移动的伸缩臂,安装在悬臂上的工作斗,以及连接悬臂和工作斗的连接钢板,所述连接钢板顶部设有传感器,所述悬臂靠近顶部两侧内表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传感器底部两侧设有贯穿悬臂和连接钢板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悬臂底部内表壁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传动螺杆,所述传动螺杆外侧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两侧铰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底部弧形段穿过固定槽,并抵接在限位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悬臂两侧内表壁之间转动安装有转辊,所述限位杆抵接在转辊外表壁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转辊外侧具有容纳限位杆的环形滑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两侧所述限位杆之间弹性连接有弹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传动螺杆靠近底部外侧套接有齿轮,所述悬臂靠近底部两侧贯穿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之间通过卡齿啮合传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悬臂一侧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限位螺杆,所述限位螺杆的延伸端贯穿悬臂后与齿条一侧螺纹旋合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槽内表壁上设有橡胶层。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青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青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778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