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即热式电热水器的触点调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71769.7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57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元博;潘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索顿飞羽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5/26 | 分类号: | H01H35/26;F24H9/20 |
代理公司: | 宁波中致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22 | 代理人: | 周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即热式 电热水器 触点 调节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即热式电热水器的触点调节结构,壳体(1)内设有调节螺栓(7),转动调节螺栓(7)以调节动触点(5)与定触片(6)的间距,还包括调节件(8),壳体(1)上设有用于连通调节螺栓(7)与外部的调节孔(1.1),调节件(8)穿过调节孔(1.1)后与调节螺栓(7)配合以调节动触点(5)与定触片(6)的间距。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需对产品进行拆分即可调节定触片与动触点的间距的用于即热式电热水器的触点调节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水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即热式电热水器的触点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即热式电热水器可以快速地对出水进行加热,由于取用热水方便,使用已经越来越普遍,即热式电热水器内设有加热体,加热体内具有加热管,加热管通电加热后将加热体内的水加热后输出,为了避免空烧,在加热体的水压输出口处设置胶膜开关,胶膜开关上设置动触点,在壳体内设置定触片,加热回路在动触点与定触片处断开,当水压输出口处的水具有一定的水压时,水压推动胶膜开关变形并使得动触点与定触片相抵,以使得加热回路导通,当水压输出口处的水压不够推动胶膜开关变形时,判断为加热体内水流不足,动触点与定触片分开以避免干烧。
定触片与动触点的间距需要严格控制,按照预设水压值进行间距设定,一般水压测试是在产品全部装配完毕后,如果没有达到预设水压值的要求,需要拆分产品后调节定触片与动触点的间距,再封装,调节十分不方便,影响产品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无需对产品进行拆分即可调节定触片与动触点的间距的用于即热式电热水器的触点调节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即热式电热水器的触点调节结构,所述即热式电热水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加热体,所述加热体内设有加热管,所述加热体一端设有水压输出口,所述水压输出口处设有胶膜开关,所述胶膜开关上设有动触点,所述壳体内设有定触片,水压推动胶膜开关变形使得动触点与定触片接触以导通加热回路,所述壳体内设有调节螺栓,转动所述调节螺栓以调节动触点与定触片的间距,所述即热式电热水器还包括调节件,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连通调节螺栓与外部的调节孔,所述调节件穿过所述调节孔后与调节螺栓配合以调节动触点与定触片的间距。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在水压测试后,如果需要对定触片与动触点的间距进行调节,使用调节件通过设置在壳体上连通调节螺栓与外部的调节孔伸入,与调节螺栓配合进行旋动,以调节间距,无需对产品进行拆分,操作简单,调节方便。
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栓与壳体螺纹连接且端部与定触片相抵,所述调节螺栓的头部外周设有第一齿纹,所述调节件的端部设有第二齿纹,所述调节件穿过调节孔后通过第一齿纹与第二齿纹啮合驱动调节螺栓旋转。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容置调节螺栓的头部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底部设有贯通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下方对应定触片设置,所述调节螺栓与螺纹孔螺纹配合且与定触片相抵。
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栓的头部与容置槽的底面之间设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定触片一端与壳体连接,另一端通过动触点与静触点配合,所述调节螺栓与定触片的中部相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调节件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1、壳体;1.1、调节孔;1.2、容置槽;2、加热体;2.1、水压输出口;3、加热管;4、胶膜开关;5、动触点;6、定触片;7、调节螺栓;7.1、第一齿纹;8、调节件;8.1、第二齿纹;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索顿飞羽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索顿飞羽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717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