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气余热发电用静音机箱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171617.7 | 申请日: | 2020-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79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霞;卓志鹏;王钰纯;顾武星;何勇威;周志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轻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G06F1/2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专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3 | 代理人: | 王允辉 |
| 地址: | 51008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气 余热 发电 静音 机箱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废气余热发电用静音机箱,包括加热机箱,密封圈,导热管,安装口,热气分散箱,连接法兰,进气口,废气收集箱,封口,出气口和抽气设备,其中:密封圈镶嵌在加热机箱的两侧,且导热管镶嵌在密封圈的内部,该安装口通过螺纹安装在导热管的两端;所述热气分散箱通过安装口安装在导热管的一端,且废气收集箱通过安装口安装在导热管的另一端,该进气口通过连接法兰安装在热气分散箱的一端;所述出气口通过连接法兰废气收集箱的一端,且封口通过螺栓安装在废气收集箱的另一端,该抽气设备通过螺栓安装在出气口的内部。本实用新型热气分散箱,废气收集箱,抽气设备和真空层的设置,噪音小,热交换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余热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气余热发电用静音机箱。
背景技术
余热发电是指利用生产过程中多余的热能转换为电能的技术。余热发电不仅节能,还有利于环境保护。余热发电的重要设备是余热锅炉。它利用废气、废液等工质中的热或可燃质作热源,生产蒸汽用于发电。由于工质温度不高,故锅炉体积大,耗用金属多。用于发电的余热主要有高温烟气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废气、废液余热、低温余热,低于200℃等。
鉴于此,在工业上,余热一般优先供生产自用,当有剩余时,虽然直接利用(如暖通空调用或动力用)对能源的利用率要更高一些,但限于暖通空调用量较小且季节变化较大的特点,以及作为动力用要求负荷相对稳定的特点,该种利用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更多地,则是选择采用余热发电的技术对能源进行回收利用,但是现有的余热发电设备依然存在着噪音大,热交换效率低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废气余热发电用静音机箱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废气余热发电用静音机箱,以解决现有的余热发电设备依然存在着噪音大,热交换效率低的问题。一种废气余热发电用静音机箱,包括加热机箱,密封圈,导热管,安装口,热气分散箱,连接法兰,进气口,废气收集箱,封口,出气口和抽气设备,其中:密封圈镶嵌在加热机箱的两侧,且导热管镶嵌在密封圈的内部,该安装口通过螺纹安装在导热管的两端;所述热气分散箱通过安装口安装在导热管的一端,且废气收集箱通过安装口安装在导热管的另一端,该进气口通过连接法兰安装在热气分散箱的一端;所述出气口通过连接法兰废气收集箱的一端,且封口通过螺栓安装在废气收集箱的另一端,该抽气设备通过螺栓安装在出气口的内部。
加热机箱包括外侧封板,内侧护板,真空层,加强筋,止回口和抽气口,且外侧封板与内侧护板之间通过侧边护板进行焊接,该外侧封板与内侧护板的内部留有真空层;所述加强筋镶嵌在外侧封板与内侧护板的内部,且止回口镶嵌在外侧封板的内部,该抽气口通过螺纹安装在止回口的外侧。
热气分散箱和废气收集箱采用若干相互叠加的金属箱,且热气分散箱和废气收集箱之间通过导热管一一对应,有利于通过热气分散箱将传过来的带有热量的废气在其内部分散,传入多根导热管的内部;通过废气收集箱将已经完成热交换的废气从若干导热管的内部进行收集,并向外排放。
抽气设备采用RB1500型号的负压风机,且抽气设备的抽气方向朝向于出气口的方向,有利于为废气收集箱收集来的已经完成热交换的废气提供动力,使其可以按照正确的方向向外排放。
真空层由外侧封板和内侧护板作为边界,形成一个空间,且真空层内部的空气由止回口和抽气口向外抽出,有利于利用真空,使内部的水加热产生的声音无法向外传递,减少声音传递的介质,减小噪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热气分散箱和废气收集箱的设置,有利于通过热气分散箱将传过来的带有热量的废气在其内部分散,传入多根导热管的内部;通过废气收集箱将已经完成热交换的废气从若干导热管的内部进行收集,并向外排放。
2.本实用新型抽气设备的设置,有利于为废气收集箱收集来的已经完成热交换的废气提供动力,使其可以按照正确的方向向外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轻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轻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716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