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补光高度的藤蔓植物栽培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170783.5 | 申请日: | 2020-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93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柱;黄文静;袁艺;马钧;李坤明;郑丽萍;李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G9/12 | 分类号: | A01G9/12;A01G9/02;A01G17/10;A01G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刘阳 |
| 地址: | 6500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高度 藤蔓 植物 栽培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补光高度的藤蔓植物栽培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底部焊接有支撑柱,固定板上放有栽培槽,固定板上四角位置分别焊接有第一套管,第一套管内穿有立柱,所述栽培槽上方的立柱之间设有固定框架,固定框架上四角位置也焊接有套在立柱上的第一套管,固定框架内焊接有多根灯管吊杆,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的套管本体上分别开有通孔,套管本体外侧对应通孔位置焊接有固定块。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补光高度的藤蔓植物栽培架,结构设置巧妙,且布局合理,通过套管与螺栓的组合,将固定框架活动固定在立柱上,在栽培藤蔓作物后,可以根据作物的生长高度,来自由调节补光灯至作物的距离,从而为作物提供最佳的光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栽培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调节补光高度的藤蔓植物栽培架。
背景技术
光照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其与植物激素信号、糖信号一起调节植物的代谢过程,对植物的光周期反应、形态建成、生理代谢、果实品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设施栽培中,光照不足往往是限制作物、花卉生长势弱、产量低、风味或颜色淡的主要因素。此外,借助补光等措施,也可以调节植物开花和结果的时间,做到反季节蔬菜和花卉的生产。
在藤蔓植物的设施栽培中,栽培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栽培架往往整体焊接而成,由于藤蔓植物在立体空间上的伸长,常常将补光光源安装于温室顶层,由于不同光谱LED补光灯波长有限,随着高度的增加,光照的强度大大下降(如功率为2000w的全光谱光源,高度为1m时,光照强度为12000lux;高度为1.5m时,光照强度为5930lux;高度为2m时,光照强度仅为3110lux),造成能源浪费的同时,补光的效果也大大降低。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可调节补光高度的藤蔓植物栽培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补光高度的藤蔓植物栽培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节补光高度的藤蔓植物栽培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底部焊接有支撑柱,固定板上放有栽培槽,固定板上四角位置分别焊接有第一套管,第一套管内穿有立柱,所述栽培槽上方的立柱之间设有固定框架,固定框架上四角位置也焊接有套在立柱上的第一套管,固定框架内焊接有多根灯管吊杆,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的套管本体上分别开有通孔,套管本体外侧对应通孔位置焊接有固定块,固定块内开有与通孔相连通的螺栓孔,螺栓孔内旋接有包括螺栓杆的手拧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板上栽培槽的两侧位置分别均匀设有限位条,限位条底部焊接在固定板上,顶部搭在栽培槽的沿口位置,用于防止栽培槽移动,进行限位固定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栽培槽上底部位置还开有排水孔,排水孔内塞有止水塞,可以排出栽培槽内多余积蓄的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灯管吊杆的数量设置有五根,从而可以根据不用藤蔓作物的光照需求,来自由增减补光灯数量,提升使用灵活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立柱上顶部设有连接杆,连接杆底部焊接的凸柱套入立柱内形成可拆卸连接,连接杆之间焊接有横杆,所述固定板的前后左右四侧的侧边位置还分别焊接有第二套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限位条推荐使用钢条,钢条具有一定的韧性,在满足限位需求的同时,方便在更换栽培槽时向外弯曲解除限位,从而达到方便更换栽培槽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立柱上对应手拧螺栓位置从顶至底均匀开有凹槽,用来提升螺栓与立柱的摩擦力,从而来提升固定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707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