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儿童颈部包扎绷带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68176.5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97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杜巧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12 | 分类号: | A61F13/12;A61B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杜立军 |
地址: | 10004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儿童 颈部 包扎 绷带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儿童颈部包扎绷带,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包括包扎绷带本体,所述包扎绷带本体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端部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端部背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设置有容置袋,所述容置袋内放置有沙袋。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采用颈部缠绕加压而导致的儿童呼吸困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童颈部包扎绷带。
背景技术
目前,颈部术后颈前伤口需要加压包扎,以防伤口积血积液并发感染,如果加压包扎不紧,敷料容易堵盖住造瘘口,特别是躺下或低头时,导致呼吸不畅。
现有的加压包扎往往是缠绕颈部加压,而儿童由于呼吸道比较脆弱,颈部缠绕圈数过多会使儿童呼吸更加困难,存在窒息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儿童颈部包扎绷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采用颈部缠绕加压而导致的儿童呼吸困难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儿童颈部包扎绷带,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包扎绷带本体,所述包扎绷带本体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端部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端部背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设置有容置袋,所述容置袋内放置有沙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为相互配合使用的魔术贴。
进一步地,所述包扎绷带本体上还设置有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为相互配合使用的魔术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接部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第四连接部至少设置有一个。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缝制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包扎绷带本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通过缝制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包扎绷带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的容置袋以及设置在容置袋内的沙袋,在将包扎绷带本体缠绕在儿童颈部和腋下时,沙袋能够对伤口位置处施加一定的压力,这样包扎带就不用再缠绕多圈在颈部,避免了儿童呼吸困难的问题。
通过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能够将包扎绷带本体牢固缠绕在儿童身上,避免掉落,通过设置的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医护人员可根据儿童的不同体型,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固定,以适应儿童的身体,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儿童颈部包扎绷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包扎绷带本体;11、第一端部;111、第一连接部;112、容置袋;12、第二端部;121、第二连接部;13、第三连接部;14、第四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681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尘分离器
- 下一篇:一种高效的茶叶杀青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