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结晶器铜管内壁清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67847.6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03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余晨韵;漆锐;王水根;冯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慧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27 | 分类号: | B08B9/027;B08B9/0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13***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晶器 铜管 内壁 清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晶器铜管内壁清洗装置,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联轴器和刷杆;所述刷杆上套装有毛刷。进一步,联轴器和刷杆之间连接有旋转接头,旋转接头上设有用于通入清洗液的进液口;刷杆及旋转接头上与刷杆相连的输出轴均为中空型,二者的内腔形成清洗液通道;刷杆上开通有用于喷出清洗液的出液口。本清洗装置实现对结晶器铜管内壁的自动、全面、机械刷洗,刷洗方式上可为浸浴式或喷淋式,取消传统清洗方式中反刻蚀工艺,提高结晶器铜管内壁的洁净程度,利于后续电镀质量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结晶器铜管内壁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结晶器铜管电镀前需进行内壁的表面清洗处理,清洗效果对电镀镀层质量影响极大,通常镀层出现的结合力不佳、镀层加热后的起泡和起皮等质量问题往往都是基体表面未清洗干净所致,因此电镀前结晶器铜管洁净的表面对电镀来说十分必要。
与结晶器铜板相比,结晶器铜管由于需在管内壁电镀,因此电镀前清洗处理相对来说不易操作,并且按照常规结晶器铜板的前处理清洗方式,铜管内角容易成为死角不易清洗干净。通常结晶器铜管按照结晶器铜板的前处理方式进行处理后还增加了一步反刻蚀工艺,即采用逆向电镀工艺进行深度清洗。虽然反刻蚀工艺提高了电镀基体表面的洁净程度,但同时也增加了处理工序,能耗和废水处理负担也增加。因此如果能在前期常规清洗的过程中增加机械刷洗辅助,则很大程度可避免进行反刻蚀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晶器铜管内壁清洗装置,通过该清洗装置的辅助刷洗作用,可提高结晶器铜管内壁的洁净程度,利于后续电镀质量的提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结晶器铜管内壁清洗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联轴器和刷杆;刷杆上套装有毛刷。
进一步,联轴器和刷杆之间连接有旋转接头,旋转接头上设有用于通入清洗液的进液口;刷杆及旋转接头上与刷杆相连的输出轴均为中空型,二者的内腔形成清洗液通道;刷杆上开通有用于喷出清洗液的出液口。
进一步,出液口呈内大外小的锥形。
进一步,刷杆垂直插入结晶器铜管的内腔中,结晶器铜管的上端口套装有挡水台,挡水台上设有溢流槽;结晶器铜管的下端口封堵有底座,底座上设有排液口。
进一步,电机和联轴器的外围罩设有防水盒。
进一步,刷杆呈U型结构,U型结构的U型腔构成刷杆的内腔,U型结构的轮廓线由空心管构成。
进一步,刷杆与旋转接头可拆卸地卡接。
进一步,毛刷通过可拆卸的卡箍箍紧在刷杆上。
进一步,毛刷的外径为结晶器铜管内腔直径的1.2~5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清洗装置,对结晶器铜管的内壁进行机械刷洗,可取消传统清洗方式中的反刻蚀工艺。待清洗的结晶器铜管内腔中提前充入清洗液,刷杆和毛刷插入结晶器铜管的内腔中,通过电机带动刷杆和毛刷旋转,实现对结晶器铜管内壁的自动化、全方位、浸浴式刷洗,铜管内角亦可清洗到,不留死角,提高结晶器铜管内壁的洁净程度,利于后续电镀质量的提高。
(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清洗装置,通过进液口、清洗液通道、出液口实现清洗液的内部流通,可对结晶器铜管内壁进行喷淋式刷洗,相较于浸浴式刷洗,减少清洗液用量和废液处理量,更为环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慧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慧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678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煤矸石分级利用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天然气储运用防撞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