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化生产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树脂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167255.4 | 申请日: | 2020-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10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范勤勇;陈玉;陈未;赵俊飞;李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长能节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251/64 | 分类号: | C07D251/64;B29C48/625 |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 地址: | 215699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化生 六甲 甲基 三聚 树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续化生产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树脂的装置,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物料从双螺杆挤出机输送至干燥机时,因物料粘度高极易引起管道堵塞,从而使得装置无法连续稳定生产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树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一种连续化生产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树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型双螺杆挤出机(1)、震动器(2)、缓冲器(3)、输送装置(4)、干燥机(5)、预混釜(6)、醚化釜(7)、中和釜(8)、浓缩釜(9)、过滤装置(10)和产品罐(11)依次相连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应用于连续化生产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树脂的生产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续化生产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树脂的装置。
背景技术
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间歇法和连续法。间歇法生产工艺在反应釜中进行,然而这种方法存在反应时间长、产品质量不稳定、产品转化率低等缺陷。而连续化生产方式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连续化制备得到的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树脂产品质量稳定、产品转化率高。
现有技术中报道的连续化生产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树脂采用的是普通的双螺杆反应器,长径比一般小于60,且一般是单一的螺旋元件,起混合输送功能,此外螺旋元件的间隙一般在2mm左右,自清洁能力一般,密封性较差,承受压力较低。双螺杆反应器结构中长径比越高,物料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的停留时间越长,反应越完全,且更利于不同阶段的反应时间控制。
连续化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树脂一般利用捏合器或螺杆挤出机进行羟甲基化反应后进入干燥系统进行干燥磨粉得到中间体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后与甲醇连续的进行醚化反应得到。现有技术中报道的挤出机下料输送系统采用的是普通的下料绞龙或直接螺杆输送的方式,由于挤出机出口的六羟甲基三聚氰胺为高粘膏体物料,其粘度在10万mpa·s以上,在采用普通下料绞龙或直接螺杆方式的输送过程中极易引起管道的堵塞,从而使得物料无法连续稳定的进入干燥系统,导致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树脂不能连续稳定的生产。
其次,现有技术中的干燥方式一般采用气流干燥或中空桨叶干燥机干燥。气流干燥需要的能耗较大;废水废气较难回收,对环境污染较大;气流温度不均匀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中空桨叶干燥时,热源直接接触物料,容易导致物料高温变质;干燥机内物料与热源的有效接触面较小,干燥效率较低;普通干燥机干燥后排出的物料成块状,需要额外增加磨粉装置,磨粉过程中存在粉尘污染和粉尘爆炸的隐患,且磨粉产生大量尾气需要进一步处理。
中国专利CN1910162A公开了连续化生产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的工艺,其步骤为将三聚氰胺和甲醛在普通单轴或双轴捏合器中,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连续地进行羟甲基化反应,后直接与过量的甲醇进行醚化反应,得到最终产品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然而该工艺中没有明确中间产物六羟甲基三聚氰胺高粘度膏体如何输送,以及对干燥机系统没有给到启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存在高粘度膏体物料在挤出机出料后因采用普通输送方式如下料绞龙或直接螺杆方式的输送过程中极易引起管道堵塞最终导致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树脂不能连续化生产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连续化生产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的装置,该装置解决挤出机出口的膏体物料输送在时具有确保输送过程不堵塞管道,使得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能够连续化稳定生产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长能节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长能节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672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定时投料的生猪饲喂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传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