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出风均匀的电热管取暖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166563.5 | 申请日: | 2020-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37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 发明(设计)人: | 姚裕初;刘红军;贺保保;李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先锋中央电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F24D19/10;F24H3/04;F24H9/00;F24H9/18;F24H9/20 |
| 代理公司: | 宁波鄞州全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2 | 代理人: | 王美红 |
| 地址: | 31533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均匀 热管 取暖器 | ||
一种出风均匀的电热管取暖器,包括取暖器主体、设置于取暖器主体两侧的支撑杆和设置于取暖器上侧的控制盒,取暖器主体前端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中均匀设置多个环形骨架,环形骨架中部设置带有出风口分流孔的圆盘,围绕圆盘设置多个出风口分流片,取暖器主体内部从前至后依次装设有电热管发热体、分流板和电机,电机的转轴上安装有风叶,电机后端装设有网罩,控制盒上设置有调节旋钮,且控制盒与电机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取暖器工作时风叶吹出的气流经过分流板分流,后再经过出风口均匀吹出,解决了由于轴流风叶的结构问题引起的出风口温度不均匀和电热管发热体发红的现象,从而延长了取暖器的使用寿命,保证大功率取暖器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出风均匀的电热管取暖器。
背景技术
取暖器是指用于取暖的设备,最常见的是以电为能源进行加热供暖的取暖设备,即通过电热管发热体发热提供热量。实际可用于户外展台取暖、大棚种植保温、厂房车间取暖、畜牧养殖保温和户外施工保暖等。现有技术中大多电热管取暖器用风叶为轴流风叶,由于其风叶结构的原因,导致取暖器在使用中风叶边缘的风量大于风叶中心的风量,使电热管散热不均匀,造成出风口温度不均匀和电热管发热体发红的现象,从而减少了取暖器的使用寿命,并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急需一种出风均匀且使用寿命长的电热管取暖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更加合理的出风均匀的电热管取暖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出风均匀的电热管取暖器,包括取暖器主体、设置于取暖器主体两侧的支撑杆和设置于取暖器上侧的控制盒,所述取暖器主体前端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中均匀设置多个环形骨架,所述环形骨架中部设置圆盘,所述圆盘上周向设置多个出风口分流孔,围绕所述圆盘设置多个出风口分流片,且所述出风口分流片垂直于骨架设置,所述取暖器主体内部从前至后依次装设有电热管发热体、分流板和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上安装有风叶,所述电机后端装设有网罩,所述控制盒上设置有调节旋钮,且所述控制盒与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为,所述分流板包括对称倾斜设置的第一分流板和第二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一端弯折,且弯折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孔。
优选为,所述第一分流板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分流板,所述第二分流板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分流板,所述第一分流板和第二分流板呈水平对称设置。
优选为,所述第一分流板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分流板,所述第二分流板水平设置于第一分流板下方。
优选为,所述电热管发热体上通过限位部均匀绕设有电热丝。
优选为,所述风叶为五叶风叶,且所述风叶上均设置有凸筋。
优选为,所述支撑杆中部均弯折,且弯折的杆体之间螺纹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可调节出风口水平放置角度的出风口锁定钮,所述支撑杆一侧杆体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端均装设有滑轮。
优选为,所述支撑杆之间装设有扶手杆,所述扶手杆两端螺纹连接于取暖器主体两侧的支撑杆上,所述扶手杆中部设置有防滑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热管取暖器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取暖器主体前端的出风口上增设出风口分流孔和出风口分流片以及在电热管发热体和风叶之间增设分流板,使取暖器工作时风叶吹出的气流经过分流板分流,后再经过出风口均匀吹出,解决了由于轴流风叶的结构问题引起的出风口温度不均匀和电热管发热体发红的现象,从而延长了取暖器的使用寿命,保证大功率取暖器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出风均匀的电热管取暖器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先锋中央电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先锋中央电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665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