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层灯膜的吊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65922.5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62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冬冬;冯雪英;韩小宇;卢蓓蓓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业之峰诺创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9/00 | 分类号: | E04B9/00;E04B9/06;E04B9/12;E04B9/18;E04B9/32;F21V2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100024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吊顶 结构 | ||
一种双层灯膜的吊顶结构,包括吊架、灯具、纵向造型板、竖向板、上部龙骨、下部龙骨、上透光膜和下透光膜;吊架吊设在结构楼板的下方;灯具间隔布置在吊架的底部;纵向造型板设在吊架的下方、对应相邻两组灯具之间的位置处,纵向造型板通过竖向连接杆与结构楼板连接;竖向板设在纵向造型板的左右两侧;在竖向板与吊架之间的间距中密封有防漏光板;上部龙骨连接在竖向板的外侧上部;下部龙骨连接在竖向板的外侧下部;上透光膜对应设置在每组灯具的下方;下透光膜对应设置在上透光膜的下方。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的软膜天花结构受温度变化容易产生面层开裂情况、散热效果差、容易产生故障以及灯膜积灰和飞虫导致灯膜脏污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层灯膜的吊顶结构。
背景技术
灯膜天花即透光膜天花,传统的软膜天花箱体结构为木基层和石膏板现场制作的封闭灯箱,箱体立板留设散热孔并设置防虫网,灯管或灯条安装在箱体顶面,箱体立板底部安装灯膜专用龙骨及一层透光膜,箱体结构与屋顶采用吊杆及龙骨连接固定。传统软膜天花结构后期受温度变化容易产生面层开裂情况,且对于异性顶面造型现场制作难度较高;长期使用过程中,灰尘及杂物容易通过散热孔的防虫网进入箱体内部,造成灯膜脏污,后期清理及灯带检修只能通过拆除灯膜处理,对于天花高度较高区域后期维护成本较高;对于大面积软膜天花吊顶结构而言,箱体内部灯带或灯条数量较多,使用过程中热量较多灯箱内部空间热量集中,造成驱动器和灯带工作温度较高,容易产生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层灯膜的吊顶结构,要解决传统的软膜天花结构受温度变化容易产生面层开裂情况、散热效果差、容易产生故障以及灯膜积灰和飞虫导致灯膜脏污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层灯膜的吊顶结构,包括有吊架、灯具、纵向造型板、竖向板、上部龙骨、下部龙骨、上透光膜和下透光膜;所述吊架吊设在结构楼板的下方;所述灯具至少有两组,沿横向平行间隔布置在吊架的底部;所述纵向造型板沿纵向设置在吊架的下方、对应相邻两组灯具之间的位置处,并且纵向造型板通过竖向连接杆与结构楼板连接;所述竖向板设置在纵向造型板的左右两侧,并且每侧的竖向板的顶部与吊架之间留有间距;在竖向板与吊架之间的间距中密封有防漏光板;所述上部龙骨呈条状,沿纵向连接在竖向板的外侧上部;所述下部龙骨呈条状,沿纵向连接在竖向板的外侧下部;所述上透光膜至少有两块,对应设置在每组灯具的下方,并且上透光膜的两侧分别通过上透光膜固定件与对应的上部龙骨连接;所述下透光膜至少有两块,对应设置在上透光膜的下方,并且下透光膜的两侧通过下透光膜固定件与对应的下部龙骨连接。
优选的,所述吊架包括有竖向吊杆、横杆和纵杆;所述横杆和纵杆构成矩形网格结构;所述竖向吊杆有一组,间隔连接在矩形网格结构的顶部、对应横杆与纵杆的节点位置处。
优选的,所述竖向板的内侧、沿纵向间隔设置有支撑龙骨;所述支撑龙骨的上端与吊架连接,支撑龙骨的下端支设在纵向造型板上;所述防漏光板与支撑龙骨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部龙骨采用铝合金型材制成;该上部龙骨的竖向切面呈h形,包括有第一竖板和第一折板;所述第一竖板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在竖向板的外侧;所述第一折板呈倒置的L形,且连接在第一竖板的下部;所述第一竖板与第一折板的竖边共同围合成第一凹槽。
优选的,所述下部龙骨采用铝合金型材制成;该下部龙骨的竖向切面呈h形,包括有第二竖板和第二折板;所述第二竖板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在竖向板的外侧;所述第二折板呈倒置的L形,且连接在第二竖板的下部;所述第二竖板与第二折板的竖边共同围合成第二凹槽。
优选的,所述纵向造型板由钢板或者由合金板制成;相邻纵向造型板之间的间距为1000-6500mm。
优选的,所述竖向板与吊架之间的间距为200-3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业之峰诺创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业之峰诺创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659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调节式拦鸟网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前围板和前地板的加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