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刺机用齿轮箱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61040.1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28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谢举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能传动(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1 | 分类号: | F16H57/021;F16H57/04;F16H57/029;F16H57/027;F16C3/02;D04H18/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圆融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17 | 代理人: | 赵磊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刺 齿轮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刺机用齿轮箱,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连接有盖板,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壳体的前后端面上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输入轴和输出轴,所述输入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安装,所述壳体的内部位于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下方设置有挡油板,所述挡油板的底部设置有排油孔。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性高,搅油损耗少,效率高,易保持清洁的针刺机用齿轮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箱领域,具体为一种针刺机用齿轮箱。
背景技术
针刺机针刺机组是将蓬松无强力纤维、再生棉进行梳棉、铺网、针刺、加固、增加强力成为针刺棉、保温毡、大棚被原料、鞋材、床垫、沙发垫、汽车内垫、化工产品等不同规格产品。利用具有三角形或其他形状的截面,且在棱边上带有刺钩的刺针对纤维网反复进行穿刺。由交叉成网或气流成网机下机的纤网,在喂入针刺机时十分蓬松,只是由纤维与纤维之间的抱合力而产生一定的强力,但强力很差,当多枚刺针刺入纤网时,刺针上的刺钩就会带动纤网表面及次表面的纤维,由纤网的平面方向向纤网的垂直方向运动,使纤维产生上下移位,而产生上下移位的纤维对纤网就产生一定挤压,使纤网中纤维靠拢。目前,现有的针刺机用齿轮箱大多存在稳定性差,润滑油易外泄的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刺机用齿轮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针刺机用齿轮箱,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规定连接有顶板,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板,壳体的前后端面上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输入轴和输出轴,所述输入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安装,所述壳体的内部位于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下方设置有挡油板,所述挡油板的底部设置有排油孔。
优选的,所述输入轴和输出轴上设置有一对轴承轴阶,所述轴承轴阶与轴承配合,前侧的轴承轴阶后侧设置有限位轴阶,所述限位轴阶与后侧的轴承轴阶之间设置有连接轴中阶,所述主动齿轮及从动齿轮固定连接在连接轴中阶上,所述输入轴和输出轴两端设置有连接轴阶。
优选的,所述输入轴的连接轴阶为圆柱轴,所述输出轴的连接轴阶为圆锥轴。
优选的,所述轴承的外侧设置安装有轴承端盖,所述轴承端盖与轴承轴阶之间设置有油封。
优选的,所述轴承端盖上固定连接有挡尘盖。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注油管,所述注油管上螺纹连接有封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挡油板用于收集轴及齿轮上滴落的润滑油,收集的润滑油从排油孔经底板排出,提高了齿轮箱的清洁性。限位轴阶方便输入轴和输出轴快速定位,提高装配效率。连接轴阶为圆锥轴,安装精度高、安装便捷。注油管用于添加润滑油,封盖螺纹连接方便打开注油管。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性高,易保持清洁的针刺机用齿轮箱。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针刺机用齿轮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截面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截面图。
图中:1-底板,2-壳体,3-顶板,4-注油管,5-封盖,6-安装座, 7-轴承,8-输入轴,9-输出轴,10-主动齿轮,11-从动齿轮,12-限位轴阶,13-连接轴中阶,14-轴承轴阶,15-连接轴阶,16-轴承端盖, 17-油封,18-挡尘盖,19-挡油板,20-排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能传动(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博能传动(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610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彩钢板与双层玻璃窗框的固定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旧墙植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