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胶机构用下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59623.0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83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白潇;吴小强;谢利能;雍开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星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3/02 | 分类号: | B05C13/02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王家蕾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构 用下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胶机构用下料装置,包括:输送机构,用于对二次涂胶后的圆环形带孔零件进行输送;推板机构,设于输送机构近末端的一侧,用于将输送机构上的圆环形带孔零件向一侧推送;托盘,倾斜设置且设于推板机构的对侧。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便于连续性下料、效率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上胶机构用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圆环形带孔零件,需要进行底胶和面胶的涂覆,现有技术中,对该圆环形带孔零件的操作为人工涂覆,但是涂覆的胶液含有挥发性物质,而且气味较大,人工涂覆的过程中,工作环境味道较大,对身体伤害较大,而且工作效率低下,不适合工业化的生产。
现有技术对圆环形圆环形带孔零件的胶液涂覆过程具有下述缺点:圆环形圆环形带孔零件经过两次涂覆胶液及烘干后,需要人工对加工后得圆环形带孔零件进行放置和转运,人工操作,效率低,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在实现流水线作业时,如何实现加工完毕后圆环形带孔零件的连续性放置和转运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的圆环形带孔零件下料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便于连续性下料、效率高的上胶机构用下料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便于连续性下料、效率高的上胶机构用下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上胶机构用下料装置,包括:
输送机构,用于对二次涂胶后的圆环形带孔零件进行输送;
推板机构,设于输送机构近末端的一侧,用于将输送机构上的圆环形带孔零件向一侧推送;
托盘,倾斜设置且设于推板机构的对侧。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合格品抓取机构,该合格品抓取机构设于输送带的入料口上方,合格品抓取机构包括夹抓气缸一、旋转气缸和滑台气缸,滑台气缸的输出轴上与旋转气缸相连,旋转气缸上方设有手指气缸。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次品下料通道,该次品下料通道包括涂覆胶体不合格品下料通道和产品尺寸不合格品下料通道。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涂覆胶体不合格品下料通道上方设顶升气缸和取料抓。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产品尺寸不合格品下料通道上方设有进退气缸和夹爪气缸二。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输送机构10的上方设有烘道,烘道的一侧设有热风进口,烘道的上方设有热风出口。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推板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和推板,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推板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合理,本上胶机构用下料装置结构设置合理,通过输送机构将二次涂胶后的圆环形带孔零件输送至另外一端,通过推板机构将圆环形带孔零件推送至托盘上,由于托盘倾斜设于推板机构的对侧,一排排的圆环形带孔零件不断顺势滑下,按照顺序再托盘内排列,等到装盘满后,人工只需要将托盘拿走,上述的结构设置,使得对涂胶两次后的圆环形带孔零件实现了连续的下料,方便了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适用于流水线作业;通过三条不同下料通道的设置使得产品能够得到区分,最终从输送带上传输出来的是涂胶以及尺寸皆合格的产品,避免了人工分拣的误差,效率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上胶机构用下料装置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料抓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胶机构用下料装置的工作状态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星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星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596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带PETG储油仓的方形电子烟
- 下一篇:一种二硫化钼的超重力反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