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建筑用铝模板加强筋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157666.5 | 申请日: | 2020-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15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利成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7/00 | 分类号: | E04G17/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三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5 | 代理人: | 范向南 |
| 地址: | 211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建筑 模板 加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建筑用铝模板加强筋,包括上侧面、第一斜侧面、第二斜侧面、底面、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第一斜侧面和第二斜侧面宽度相同,上侧面、第一斜侧面、第二斜侧面、底面相互焊接形成截面为等腰梯形的加强筋外主体,底面焊接在铝模板背面;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宽度相同,第一加强板一条边焊接在上侧面和第一斜侧面的交汇处,第一加强板的另一条边焊接在底面中点;第二加强板一条边焊接在上侧面和第二斜侧面的交汇处,第二加强板的另一条边焊接在底面中点;本实用新型在不加大铝模板壁厚的条件下,增加铝模板的强度和刚性,节约材料用量,减轻重量,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建筑用铝模板加强筋。
背景技术
铝模板是建筑行业新兴起的绿色施工模板,具有施工周期短、稳定性好、承载力高、拼缝少、精度高、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效果好、回收价值高、低碳减排等优点;铝模板系统在建筑行业的应用,提高了建筑行业的整体施工效率,包括在建筑材料,人工安排上都大大的节省很多,铝合金模板作为一种新型的模板系统,在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以及墨西哥、巴西、马来西亚、韩国、印度这样的新兴工业国家的建筑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铝模板虽容易加工,但是铝的密度和刚性不如钢铁,一些规格比较大的铝单板,比如,材料的长宽度达到800mm*600mm以上,就必须在背面安装加强筋,版面规格更大的话,就需要安装多条加强筋以增加版面的抗力;在建筑使用过程中,由于浇筑的混凝土体积大,对铝模板的强度往往带来较大的考验,经常会遇到铝模板涨模的情况;在传统技术中,加强筋常使用厚的铝带制成,强度较低,重量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建筑用铝模板加强筋,在不加大铝模板壁厚的条件下,增加铝模板的强度和刚性,节约材料用量,减轻重量,降低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建筑用铝模板加强筋,包括上侧面、第一斜侧面、第二斜侧面、底面、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斜侧面和第二斜侧面宽度相同,所述上侧面、第一斜侧面、第二斜侧面、底面相互焊接形成截面为等腰梯形的加强筋外主体,所述底面焊接在铝模板背面;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宽度相同,所述第一加强板一条边焊接在上侧面和第一斜侧面的交汇处,所述第一加强板的另一条边焊接在底面中点;所述第二加强板一条边焊接在上侧面和第二斜侧面的交汇处,所述第二加强板的另一条边焊接在底面中点。
优选的,所述所述上侧面、第一斜侧面和第二斜侧面上设置有与截面平行的减重孔,所述上侧面、第一斜侧面和第二斜侧面上的减重孔交错设置。
优选的,所述底面两侧设置有若干个焊接辅助块。
优选的,所述上侧面、第一斜侧面、第二斜侧面、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的宽度相同,底面的宽度为上侧面宽度的二倍,所述上侧面、第一斜侧面、第二斜侧面、底面、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在装置内部构成三个等边三角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上侧面、第一斜侧面、第二斜侧面和底面构成等腰梯形,内部设置有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在等腰梯形内部形成三个三角形,大大增强了加强筋的强度和稳定性,确保铝模板不会涨模;上侧面、第一斜侧面和第二斜侧面上设置有减重孔,加上本身中空的设计保证了铝模板不会因为强度的提高重量增加过多,在不加大铝模板壁厚的条件下,增加铝模板的强度和刚性,节约材料用量,减轻重量,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侧面,2、第一斜侧面,3、第二斜侧面,4、底面,5、第一加强板,6、第二加强板,7、焊接辅助块,8、减重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利成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利成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576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