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断肢伤止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56592.3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49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潘大庆;张忠英;姚宇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健康广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32 | 分类号: | A61B17/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韩雪梅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黄***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肢 止血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断肢伤止血装置,包括套筒和固定带,其中,套筒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圆柱体结构,材质为纱布或无纺布,用于套在断肢伤外侧;固定带设置在套筒外壁上,用于将套筒固定在断肢伤处,且固定带的宽度为套筒高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采用套筒式设计,使用时可将肢体残端迅速地放入套筒内,利用套筒下端封口设计可有效的阻隔外界细菌对创面的感染,同时固定带的设计一方面可保证固定位置的止血,另一方面可防止套筒移位,避免给创面带来的二次伤害,进而方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断肢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战场中,战士会因爆炸受伤导致四肢炸断,如果不立即止血,10分钟内就会导致战士失血过多而死亡。由于在战场环境下医疗条件有限,往往士兵要进行紧急的自救与互救。目前,对于四肢断伤常用的救助方法是使用旋压止血带进行止血,例如中国专利“CN204765790U”所公开的新型旋压止血带和中国专利“CN206434372U”所公开的一种卡旋式止血带,两者均是通过收紧止血带的原理来对肢断伤进行止血;虽然,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止血,降低战场战士的死亡率,但是,这种止血方式实际的使用情况却是:一、需要及时处理伤口,如果伤口不及时处理就战场的环境而言会带来感染的风险;二、止血速度慢,并且需要止血带每隔45分钟就松开10-15分钟,否则容易造成神经、肌肉的坏死;因此,急需设计一种新型的断肢伤止血装置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断肢伤止血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在对肢断伤进行止血时对伤口造成的感染;另一目的在于提高断肢伤的止血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断肢伤止血装置,包括套筒和固定带,其中,套筒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套筒结构,材质为纱布或无纺布,用于套在断肢伤外侧;固定带设置在套筒外壁上,用于将套筒固定在断肢伤处,且固定带的宽度为套筒高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作为优选的,固定带材质为纱布、无纺布或尼龙布料。
作为优选的,在套筒内壁和底部设置有止血材料,其止血材料为壳聚糖止血材料。
作为优选的,套筒的开口处连接有旋压止血带,用于压迫血管减少断肢出血,辅助壳聚糖止血材料止血。
作为优选的,套筒的开口处连接有旋压止血带,用于压迫血管减少断肢出血,辅助壳聚糖止血材料止血。
作为优选的,旋压止血带为双绳带结构,两根绳带的一端分别通过热合、缝合或医用粘合剂的连接方式固定在套筒外壁的两侧。
作为优选的,固定带为环形弹力带,套设在套筒外侧筒壁上。
作为优选的,固定带为单绳带,单绳带一端设置有魔术贴,另一端固定在套筒外壁上。
作为优选的,固定带为双绳带,两根绳带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套筒外壁两侧,在两根绳带的另一端分别设置魔术贴钩面和魔术贴毛面。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采用套筒式的设计,使用时可将肢体残端迅速地放入套筒内,利用套筒下端封口设计可有效的阻隔外界细菌对创面的感染。
(2)采用固定带的设计,一方面可保证固定位置的止血,另一方面可防止套筒移位,避免给创面带来的二次伤害,进而方便使用。
(3)采用旋压止血带以及套筒内置止血材料的设计,一方面减缓了伤口处血液流动,另一方面加快了伤口血液凝固速度,进而有效提高了断肢伤的止血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健康广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健康广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565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